東北兩核電項目上馬在即
遼寧兩個核電項目何時開工?國務院給出了答案。
8月19日中國政府網站發布《國務院關于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下稱《意見》)稱:優化東北地區能源結構,開工建設遼寧紅沿河核電二期項目,適時啟動遼寧徐大堡核電項目建設。
《意見》還要求加快電力外送通道建設,切實解決東北地區“窩電”問題。
中電聯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全國核電裝機容量1778萬千瓦、同比增長21.7%。發電量同比增長16.9%,設備利用小時3430小時,同比降低113小時。
其中,利用小時減少最為明顯的是遼寧核電機組。上半年,遼寧核電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同比下降1586小時。
根據《中國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15年核電規劃裝機容量達到4000萬千瓦,在建1800萬千瓦;2020年規劃裝機容量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
根據《第一財經日報》的采訪和梳理,有望于今年開工的核電項目除了紅沿河核電二期和徐大堡核電項目,還有三門二期、海陽二期、陸豐一期、山東榮成CAP1400示范項目和福清三期。
其中,紅沿河核電二期擬建設2臺ACPR1000核電機組,徐大堡核電項目一期工程擬建2臺AP1000核電機組。
2010年,紅沿河二期工程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開展前期工作,同年,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審查,規劃建設2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2013年底,中廣核向環境保護部報送了《遼寧紅沿河核電廠二期工程(5、6號機組)環境影響報告書(建造階段)》。
國家核安全局也于今年4月8日批復通過對徐大堡核電站廠址選擇審查意見。核電企業人士向本報表示,按照流程,在獲得廠址批復后,徐大堡核電站將進入報送國務院審核階段。
《意見》還明確,要積極支持重大技術裝備拓展市場,鼓勵引導國家重點工程優先采用國產裝備,扶持核電、火電、軌道交通、石化冶金、高檔機床等優勢裝備走出去。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