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蒙兩國貿易將取得新的突破。
8月21日至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訪問蒙古,并與蒙古國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在烏蘭巴托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蒙古國關于建立和發展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宣言》(以下簡稱“宣言”),將兩國的戰略伙伴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
此次訪問期間,中蒙雙方簽署了30多項合作文件,涵蓋經貿、礦產、電力、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金融等多個領域。雙方決定推動建立跨境經濟合作區。
根據上述宣言,在經貿領域,中蒙雙方將繼續本著礦產資源開發、基礎設施建設、金融合作“三位一體,統籌推進”原則開展全方位互利合作。
此外,雙方將在中蒙礦能和互聯互通合作委員會以及雙邊其他機制框架內,加快推動中蒙鐵路、公路、口岸、鐵礦、銅礦、鉛鋅礦、鈾礦、煤炭、石油、電力、化工、汽車制造、輕工和房地產等基礎設施和礦能資源大項目產業投資合作。
習近平在蒙古國發表署名文章時稱,中方希望推動中蒙在鐵路、公路互聯互通建設、礦產開發和深加工等項目上的合作,盡快把合作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讓兩國人民得到更多實惠。
蒙古第一大貿易伙伴國
《宣言》提出,雙方將積極利用經貿合作的潛力和機遇,通過支持貿易便利化、舉辦東北亞博覽會、中蒙俄經貿合作洽談會、建立中蒙博覽會等方式,爭取兩國貿易額逐年擴大,在2020年達到100億美元。這個目標為目前蒙古對外貿易總額的8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蒙古目前的經濟增速放緩。最新數據顯示,蒙古國經濟今年上半年增長5.3%,為2010年以來最弱。這一數字在2012年和2013年分別為12.4%和11.7%,此前曾達17.5%。
蒙古當地媒體表示,蒙古現在沒有足夠推動力保持經濟高速增長,希望此次訪問會改變蒙古國經濟增長進程。
清華大學經濟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來看,中國與蒙古之間的貿易合作并沒有發展到應有的合作程度,因此,實現100億美元并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中蒙雙方的合作空間和相互間的需求都很大。他認為,不僅僅是貿易領域,中蒙在投資、工業化以及城市化方面有右很大的合作空間,也能夠實現優勢互補。
內蒙古社科院俄羅斯與蒙古研究所副所長范君麗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對于貿易和投資,習近平在此次訪問中已經有了明確的闡述,實際上,從蒙古人口的增長速度以及承載力來看,能夠達到100億美元的貿易額,但中國需要考慮貿易進出口之間的平衡問題。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中蒙貿易額為34.5億美元,同比增長11.9%。中國已連續十余年保持蒙古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國地位。
中俄蒙自貿區可期
此次《宣言》中也提出,中蒙雙方將在中蒙礦能和互聯互通合作委員會以及雙邊其他機制框架內,加快推動中蒙鐵路、公路、口岸、鐵礦、銅礦、鉛鋅礦、鈾礦、煤炭、石油、電力、化工、汽車制造、輕工和房地產等基礎設施和礦能資源大項目產業投資合作。
宣言發布之后,中蒙之間的兩山鐵路(即中國阿爾山至蒙古國喬巴山)鐵路建設也重新引發關注。此前,國家發改委印發《東北振興“十二五”規劃》,將中蒙俄國際大通道列為鐵路重點項目。
范麗君說,“兩山鐵路”可以縮短蒙古礦產資源抵達出海港口的距離,這條鐵路通往的幾個港口都是東北亞地區的主要港口,且十分繁榮,也有利于蒙古融入東北亞經濟圈。此前,這條鐵路因為經過蒙古的糧食產區及部分景區,受到當地民眾的一些阻力。但目前蒙古鐵路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資金不足。目前尚不清楚中方投資投在蒙古鐵路建設上的具體金額。
同時,金融方面的改革,比如增加本幣互換規模,支持以本幣進行貿易結算,加強商業貸款、項目融資等,將為中小企業的服務貿易帶來發展優勢。
范麗君還認為,中國與蒙古之間的未來合作發展還是值得期待的,但這一發展的前提是蒙古能夠保持良好的政治形勢,蒙古的對外政策也容易受到黨派集團紛爭的影響。
何茂春則認為,未來,中俄蒙三者之間的貿易自由試驗區是大勢所趨,這次出訪也為將來的相關談判奠定了基礎,此外,蒙古對于中國“一帶一路”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