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日前公示了《秦山核電廠擴建項目——方家山核電工程(運行階段)環境影響報告》。《報告》稱,按照目前的工程進度計劃,單臺機組建設周期為73個月,1、2號機組相隔6個月建成,兩臺機組計劃于2015年建成投產。
《報告》指出,從方家山核電工程廠址的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分析,能滿足工程建設的要求。該工程施工建設對環境的影響以及電廠正常運行和事故工況對環境的可能影響均符合我國相關法規、標準的要求。因此,就核電廠建設和運對環境的影響角度看,建設秦山核電廠擴建項目——方家山核電工程是可行的。
信息顯示,方家山核電項目以嶺澳核電站1、2號機組為參考電站,建設2臺百萬千瓦級核電組,電站設計壽命40年,一次規劃布置、建設。而且,為進一步提高核電站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經濟性,該項目在參考電站基礎上采取了已通過論證的多項重要技術改進。兩臺機組建成后,秦山地區核電機組將擴充為9臺,裝機容量達到630萬千瓦。
在分析了電廠建設和運行的效益后,《報告》指出,雖然秦山核電廠擴建項目(方家山核電工程)建設的前期資金投入較大,但對電力需求緊張,資源匱乏,經濟發展迅速的地區,發展核電是解決能源緊張的有效手段,是發展市場經濟的需要。而且,無論從經濟效益,還是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角度看,方家山核電工程的建設均合理可行。
在優化能源結構與電網電源結構方面,《報告》顯示,方家山核電工程屬華東電網浙江部分,華東電網的供電范圍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和福建四省一市,是我國最大的跨省市電網之一。浙江電網是華東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地區經濟發展增長仍保持較高的速度,電力電量保持較高的增長幅度,且受燃氣不足影響,燃機發電不正常,高峰時段電網供需壓力依然存在。根據浙江電網2015-2020年電力平衡,由于電網內屬于協議分電的裝機容量較大,缺電比較嚴重,還需向網外如安徽電網購入電力, 秦山核電廠擴建項目的建設可提高電網的備用率,改善負荷供電的可靠性。
據了解,秦山核電基地目未來將有9臺核電機組運行,屬于“一址多堆”。上述《報告》除了對方家山核電項目兩臺機組正常運行的輻射影響進行了分析計算,還對秦山核電基地九臺機組運行工況下放射性流出物造成的輻射影響進行了評價。評價結果表明,秦山核電基地九臺機組正常運行工況下公眾最大年有效劑量遠小于GB6249-2011 規定的任何廠址的所有核動力堆向環境釋放的放射性物質對公眾中任何個人造成的有效劑量,每年必須小于 0.25mSv 的劑量約束值的要求。
此外,方家山核電工程已經完成了較為詳盡的公眾參與工作,公眾參與工作給公眾與企業形成一個互溝通交流的平臺,增加了秦山核電廠擴建項目環境影響報告的公眾了解途徑、增加了居民對核電項目的了解以及企業信息公開的透明度。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