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帶一路”愿景與行動文件發布,其中提到加強海口港口建設。那么,海口港口建設目前情況如何?又有哪些發展規劃呢?記者就此采訪了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
海口:三大港區貨物吞吐量占全省超四成
據介紹,目前海口有秀英港區、新港作業區和馬村港區三大港區,已實現“三港”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統一規劃和統一建設,避免了原有的無效競爭,規范了市場秩序,同時大幅提高了港口的服務水平和經濟效益。
這三大港口貨物吞吐量由2005年的2118萬噸增長至2014年的6238.6萬噸,年均增速12.8%,2014年吞吐量占海口港總量的70%,占海南省總量的44%,尤其是集裝箱吞吐量由21.7萬標箱增長到134.4萬標箱,增幅近六倍,發展勢頭強勁,2014年已占到北部灣主要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總量的41%。
2009年,海口港第一個專業化集裝箱碼頭投入運營,公司加強港與港、港與航之間的溝通和合作,積極開展“海上布線”工作,開通了海口至營口、天津、寧波的集裝箱班輪干線,海口至南沙、欽州、洋浦等多條中轉支線,建立了初具規模的內貿集裝箱航線網絡。2013年12月,海口至越南胡志明的集裝箱直達外貿班輪開通,對瓊越貿易起到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
海口港集裝箱航線布設基本覆蓋了國內沿海和長江流域各主要港口,同時還通過香港和越南輻射東亞、南亞和中東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干支航線搭配合理,航線運力與密度日益提高,初步形成環北部灣集裝箱中心樞紐港,在西南沿海港口群的地位得到顯著增強。
秀英港將西遷
目前,位于海口市西部、粵海鐵路輪渡南港碼頭防波堤北側的新海港區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
據介紹,新海港區建設項目包括汽車客貨滾裝碼頭一、二期工程和配套客運綜合樞紐站工程,以及粵海片區天翔路、長椰路、新海中路工程。根據計劃,新海港區將逐漸承接秀英港區、海甸港區海峽滾裝運輸功能的轉移,項目建設對優化瓊州海峽滾裝運輸布局,促進港口與城市和諧發展,營造人本、先進、便捷的海峽滾裝運輸通道具有重要作用。
新海港區一期工程力爭在2016年春節前運營,將終結秀英港每逢港口運輸高峰期必擁堵的現狀。
同時,馬村港區將承擔秀英、海甸港區轉移的散雜貨、集裝箱、危險品等貨物,并發展現代物流和臨港產業功能,成為海口港未來的貨運主體港區和區域物流中心。
海口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優勢
海南地處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地理中心,背靠大陸,面向東南亞,是我國與東盟地區貿易往來的最前沿。海南北部的瓊州海峽是往來東南亞地區最為便捷的海上交通要道,年過往外輪數量超過7000艘次。海口港歷史上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極具發展國際物流和中轉業務的條件和潛力。
同時,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交通基礎發展滯后,港口多以中小港、淺水港為主,其在客觀上亟需聯合深水港作為中轉合作伙伴,海口港已經成為我國沿海聯結東南亞主要港口的最為理想的中轉集散地。
目前,為適應港航業發展趨勢,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規劃建設專業化、現代化程度高的靠泊能力大的碼頭,加快推進海口港馬村港區散貨碼頭工程、三期擴建通用碼頭工程、四期集裝箱碼頭工程和海口港新海港區客貨滾裝碼頭工程、以及洋浦港小鏟灘碼頭工程等港口項目的建設,突出新港區的規模優勢,為臨港產業和臨港經濟的培育和發展提供基礎條件。
我國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都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近年來,旅游成為經貿合作中富有成果的先行產業,而海洋旅游更是其中的熱點。目前,他們正積極策劃開通廣州(北海)—海口的客滾郵輪航線,將傳統的運輸航線上升為海上旅游航線。未來將進一步探索發展“海上絲綢之路”郵輪旅游,開通泛珠地區至東盟沿海城市的郵輪航線,加強區域旅游合作和客源市場互動,以旅游為橋梁深化與東盟各國的交流溝通。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