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30日在北京交通大學舉行的交通與城市協同發展國際高峰論壇上獲悉,截至2015年底,全國26個城市已開通116條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運營線路總長度達到3618公里。與此同時,41個城市在建里程突破4400公里,全年建設投資接近368億元人民幣。
當日,來自國內外城市規劃和城市交通領域的專家聚集一堂,共同探討大都市圈交通的發展路徑。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宋敏華介紹,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是城市發展的必然,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正處于跨越式發展階段。
“城市軌道交通作為城市基礎設施,有幾個鮮明特點:造價高、運營成本高、對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需求特別高?!彼蚊羧A認為,應當以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和建設為契機,構筑公共交通支撐和引導城市發展的層次結構。
宋敏華說,現在建成3000多公里的城市軌道交通,傳統基本上都是政府財政投入。這種發展模式不僅使得地方政府財政負擔很重,而且使城軌企業處于虧損狀態。于是一種新的建設理念“物業+軌道”就逐漸成為主流,就是以城軌交通沿線土地開發和城軌交通上蓋開發和地下空間的利用。
“這種發展模式應該說是香港地區率先提出來,十年前進入內地,這種模式加深了對城市規劃之間的協調關系。”宋敏華認為,“物業+軌道”說起來容易,在實施的時候,它需要很多的政策法規支持。
宋敏華表示,在創新發展大背景下,工程師和規劃師要有開闊的視野和豐富的專業知識,規劃好我們的城市乃至規劃好未來城市群的建設。他建議大都市圈交通的發展應以城軌交通建設企業為主,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就要考慮蓋上蓋下一體化策劃,做到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