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伴隨著混凝土泵車汽笛的一串長鳴,青島新機場綜合交通換乘中心A1區完成了下部結構最后一方商品混凝土的澆筑工作,沖出地面,如期完成正負零工程節點。
綜合交通換乘中心下部結構施工于2016年7月8日正式開始,至A1區順利完工,歷經整整40 天的時間。在下部結構施工階段,由于基坑深度較深且基礎施工工序穿插頻繁,施工流水作業難度較大,一旦某一個工序節點延誤,就會直接影響其他分項工程的施工。膠東機場建設指揮部率先采取跳倉法施工,終于實現了A1區正負零以下結構的如期完成。
目前,青島新機場各項節點工程正在如期順利推進中,其中航站區全面推進基坑支護、地下主體結構、軌道交通影響區施工,工程進入地下主體結構施工階段,正在推進地下室、管廊和鋼結構施工,航站樓及站前高架工程已進入主體結構土建施工階段。飛行區正在進行場道、下穿通道、消防站及排水溝工程的施工,預計年底完成除碧溝河、高地鐵影響區外的土方和地基處理。信息中心大樓土建施工也在有序推進中。配套區將先行開展A3地塊辦公樓等施工招標,爭取9月份啟動綜合管廊土建、110KV變電站土建及建筑安裝施工。手續報批方面已于7月底召開了初步設計(二批次)專家評審會,預計9月份獲得批復。截至發稿時,施工現場呈現一片熱火朝天的大干快上的場景,人員、機械按照既定施工部署在各自工作面有條不紊的開展施工,整體施工進度受控有序,合理推進,確保后續工程如期順利完成。
青島新機場規劃建設成全國首個集高鐵、地鐵、航空、公路、城市軌道等多種交通方式于一體的“全通型零換乘”機場,新機場建成后不僅是空港,也是今后島城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在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關于打造現代綜合客運樞紐,提高旅客出行質量效率的實施意見》中明確了在綜合交通樞紐重大建設示范工程中包括6個樞紐共建城市和5大綜合客運樞紐,其中就包括北京新機場、青島新機場和成都新機場。而青島新機場綜合交通換乘中心是實現該目標的地標性建筑,綜合交通換乘中心建筑高度12.60米,建筑面積約20萬平米,結構層數4層,樁筏基礎,主體采用框架結構,其中,地下兩層設有高鐵和地鐵站房及換乘大廳。高地鐵站房工程圍護樁于2016年7月底全部按照既定施工節點完成,目前正進行工程樁基和冠梁施工,計劃9月份轉入主體結構施工。按照青島新機場施工總進度計劃一級節點要求,2016年年底青島新機場綜合交通中心及停車樓工程有望完成主體結構封頂。
青島新機場綜合交通換乘中心(GTC)是全國首個實現了航空、軌道、高地鐵等交通方式的“零換乘”,形成空陸一體的交通體系,實現1小時通達青島全域、1.5~2小時覆蓋半島主要城市的目標,其整體規劃是在保障空側運行效率的基礎上,提高陸側土地利用率,確保鐵路及軌道交通的線路對用地的影響最低。該工程建筑面積約21萬平方米,其中停車樓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主要用于旅客停車,交通換乘中心建筑面積約5萬平方米,主要功能是與高鐵、地鐵連接,以及公共交通、商業功能等。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