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寧城際鐵路將于今年7月份開工,2010年,南京人有望坐上“3分鐘一班”的公交化列車,到上海去看世博會。未來五年,以南京為樞紐,江蘇省還將新建京滬高鐵、寧杭、寧安城際鐵路、滬漢蓉鐵路等。
南京,正邁入規模空前的“鐵路大建設時代”。
鐵路運輸“比較成本”低
在高速公路大規模建設之前,鐵路是中長途城際交通的主要方式。居于優勢地位的鐵路部門“臉難看、票難買”,人們謂之“鐵老大”。隨著航空、公路運輸興起,鐵路逐漸感受競爭壓力,在高速公路網綿密的長三角,鐵路和公路客運相比已處下風。
南京市發改委副主任程曉蔚認為,鐵路落伍于當下的交通需求,根子還在于投資不足、速度不夠快和客貨運輸重復。比如,作為南京對外交通主要通道之一的京滬鐵路,是全國最忙的鐵路線路,長期處于限制型運輸狀態,客運需求無法滿足,春運、暑運、黃金周期間更是“一票難求”,貨運請車滿足率僅為35%。
交通經濟學專家認為,自居交通服務的“鐵老大”不可取,但在運輸結構中居主導地位,“鐵老大”卻是必需的。鐵路運輸在各種交通工具中的“比較成本”最低,鐵路建設促進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作用巨大——19世紀美國橫貫大陸的鐵路建設,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爆發式發展;20世紀60年代日本新干線的建設,帶動了沿線各城市的騰飛。
重點建設“高鐵”與“城鐵”
江蘇省明確把鐵路建設作為今后一段時期交通基礎設施的重中之重。
未來五年,江蘇省將新建鐵路2300公里,投資1550億元;到2020年,全省鐵路干線的營業里程將達3700公里以上,是2005年的2.3倍,每百平方公里擁有干線鐵路長度3.6公里,是那時國家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基本達到世界發達國家水平。
南京是這一輪鐵路大發展的優先建設地區。副市長陸冰介紹,未來五年,南京將形成“南京站和南京南站兩個主要客站,通向上海、杭州、北京、揚州、蕪湖、合肥6個方向,匯集10條鐵路線”的格局。
新一輪鐵路建設,重在“高鐵”和“城鐵”。京滬高鐵在我國鐵路建設史上投資規模最大、技術含量最高。南京到上海、杭州、安慶,都將開建城際鐵路;滬漢蓉鐵路則將成為與長江平行的鐵路大動脈。
南京上班、鎮江安家不是夢
南京發改委交通能源處處長錢維介紹,高速鐵路的快速度和城際鐵路的公交化,將重構南京到周邊城市的時空距離,深刻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出行方式,還將優化南京的城市功能和產業結構。
鐵路大建設,將進一步增強南京的集聚力和輻射力。京滬高鐵時速300公里,長三角到環渤海經濟區通行時間將縮短為4小時,南京到上海距離將縮短為1小時。城際鐵路時速200公里,列車公交化運行,南京到上海和杭州將不到2小時,南京到合肥45分鐘、到安慶不到1小時。這樣,長三角和南京都市圈各城市的聯系更緊密,各城市錯位發展,在南京上班,到鎮江、常州等周邊城市安家,將不再是空想。
南京鐵路樞紐的形成,還將帶動城市新一輪發展。鐵路南站將建成環形客運樞紐站和亞洲一流的客運站,拉動城市向南發展。規劃中,它和寧杭城際鐵路、祿口機場銜接,匯集4條軌道交通線、25條常規公交線和長途客運站,輻射南至東山、東至紅花機場、西至寧南40多平方公里的區域。這一片,相當于南京主城面積,區域內商務、商貿、物流、會展業將快速發展。據測算,占地6平方公里的南站綜合開發投資將達1000億元,相當于南京3年城市建設投資的總和,每年可產生百億元的經濟總量,吸納10萬人就業。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