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天天综合网色天天,欧美内射rape视频,亚洲ⅴ国产v天堂a无码二区,日本新janpanese乱熟

關鍵字: 熱門搜索: 起重機 | 挖掘機 | 裝載機 | 泵機 | 壓路機
星邦智能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行業動態
山工機械
中國工程機械能否造就世界500強 ———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訪談
www.wuhubb.com   2009-09-02  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導讀:  從學者到企業家  距離有多遠?  主持人:據我所知,你以前是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副院長,專管科研。當副院長時,你才36歲,當時是建設部最年輕的干部。很多人都認為你在仕途上前途無量,但半年后你就 ...

  從學者到企業家

  距離有多遠?

  主持人:據我所知,你以前是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副院長,專管科研。當副院長時,你才36歲,當時是建設部最年輕的干部。很多人都認為你在仕途上前途無量,但半年后你就下海辦企業去了。你為什么要棄科研從商?

  詹純新: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是1956年在北京成立的,隸屬建設部。中國建筑工程機械企業能發展到今天與國際基本接軌,與長沙機械研究院所的貢獻分不開,它是全行業的研究單位,包括標準制修訂與解釋權。我1992年3月當了這個院的副院長,在此之前,我搞了12年的技術,是高級工程師。但9月,我們就創立了中聯重科。為什么?因為我管科研,卻感覺研究院里沒有人搞科研。

  在計劃經濟時代,國家給研究院的任務是:研究開發產品,完成后交給企業。研究院與企業之間沒有經濟利益的交割,產品賺不賺錢,符不符合市場需要,研究院不管。研究院的運轉費用和員工工資由國家支付。

  科研體制改革以后,研究院有了創收的壓力,大家開始忙著賺錢。圍繞一個項目,技術員以研究室為承包單位,研究室里又以課題組為承包單位,賺的錢一部分上繳給院里,其余的是大家的提成。而研究院的責任,也就是到部委機關要項目,從國家拿錢。

  我認為,這不是搞科研的做法,承包只看重眼前利益,很容易急功近利,而科研則需要大量無條件的投入,出成果也需要一定的周期。在承包制的體制下,我們院沒有人愿意做科研,因為一做科研,獎金就沒有了。所以,院里讓我抓科研,我說怎么抓?現在還有不少研究院是這樣,都在承包,院長坐在那兒收租子。

  我分析,問題的癥結在于:我們有很好的科研成果,但自己沒有轉化過來,科研人員沒有得到很好的經濟回報。科研人員當時做的是重復性工作,創造不出成果,因為他們沒有經濟基礎。而以前的成果又沒有得到回報,利益都被企業拿去了。科研成果的轉化靠什么?靠企業。那時講科工貿一體化,現在叫產學研,我們就是缺乏一個成果轉化的橋梁,就是企業。

  當時,我們的技術員很窮啊,五六個人半年干下來,只拿到二三萬,而且還是分期付款。小平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我在研究院沒有感覺到,我只感到我們是叫花子。機械行業的老大————徐工是怎么發展起來的?我們參與了扶植,它起家的兩種產品————壓路機和汽車起重機,都是我們的研究成果。山東方園集團,為什么能從做鐮刀、鋤頭的小作坊發展為年銷售收入達到幾個億的企業?為什么?最初也是我們提供的研發產品。

  中聯重科要改變研究院無人搞研究的狀況,必須辦企業。

  主持人:從學者到為企業家,你認為有什么不同?

  詹純新:我認為,搞自然科學和企業管理,非常接近,沒有本質的區別。

  經營企業是解決問題,和做學問解數學題,是相同的思維方式和做法。做一個數學題,需要性質、定理、定義,這些概念上的東西是解題的工具;做企業,國家法律法規、政策、企業現狀、開發能力、人才儲備等,都是條件,都是經營企業的工具。

  有的人解數學題,繞了很大圈子才解出來;有的人很簡練,一步兩步三步,結果就出來了,原因是抓住了主要矛盾。跟解數學題一樣,經營企業,也在于你的邏輯思維能力、你的悟性,做企業要抓住主要矛盾,然后義無反顧地往前走,其他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主持人:做數學題跟做企業不一樣,做企業涉及到管理人,組織人,要跟人打交道。做學問不需要跟人打交道。很多學者做企業并不成功。

  詹純新:這還是主要矛盾沒有抓住。

  很多人學問做得很好,解題思路非常清晰;但在管理企業、處理人際關系時,因為性格、語言表達能力和堅忍不拔精神的欠缺,問題就是解決不了。往往學自然科學的人有一種特質,就是少一點超前意識。他在框框內辦事,不會越過這個規矩。但做企業要有超前意識,要有市場感覺,要知道哪幾步要超前。此外,還要有堅忍不拔的精神。一些做學問的人,碰到一些問題,做不下去了,就會退卻。所以很多好的科研轉化不了成果。

  辦企業非常艱難,第一年,中聯重科才7個人,這7人中沒有一個是院里的技術骨干。第二年,我們就發展到19人。當時,我們什么都沒有,研究院就給了我們300平方米的房子做生產車間。沒有工具,連扳手榔頭這些家庭必備的東西,都是我們臨時買的。但是我們抓住了一個好的產品,大家齊心協力,當技術人員也當工人,我還卸過貨、背過鋼管。發展非常快,到今年,中聯重科已有員工8000多人。

  談 管 理

  兼并重組如何

  做到1+1>2? 主持人:近年來,工程機械行業兼并重組的步伐加快,但是有些重組明顯存在拉郎配現象。中聯重科并購了湖南機床廠和浦沅,這是企業自主的擴張行為還是地方政府行為?重組之后,中聯重科如何做到1+1>2而不是1+1<2?

  詹純新:兼并湖南機床廠和浦沅,是企業發展需要,是企業行為,但得到了湖南省長沙市政府的支持。政府首先對被兼并企業進行改制、解除企業的社會包袱,讓企業干干凈凈地嫁到中聯來。中聯接手后,不會覺得被兼并企業是個包袱,因為它體制上是新的,資產非常清晰,不良資產都進行了剝離。

  被兼并后的湖機廠,成為中聯重科內部獨立核算的湖機事業部。并購轉變了員工的思想觀念,湖機廠在職員工人數從兼并前的1300多人減少到現在的480多人,今年上半年,湖機事業部5年來的首次盈利:工業總產值4000多萬元,主營業務收入3000多萬元,利潤300多萬元。下一步中聯要扶持它,讓它上規模,把自己的產業搞起來。

  中聯兼并企業有個特點,就是不換領導,原來的一把手還是一把手。我認為,企業兼并來后,第一步是穩定,如果你派個領導去,由于情況不熟悉,可能會造成不穩定,穩不住,就談不上發展。企業的文化不會隨著資產的變化而變化,事情還要班子來做。湖南機床廠是一個很老的企業,那么多的老職工,家里很窮呀,不穩定的因素很多,中聯兼并它后,卻沒有一個職工上訪,過渡非常平穩,為什么?因為,我們沒有撤換原領導,他留任后,責任感增強,每一事都做得井井有條。反過來,你說兼并了,人員怎么安排再說,他的責任心絕對不是這樣。

  主持人:很多企業包括世界上實力最強的工程機械企業————卡特彼勒公司,它如果兼并一個企業,第一件事就是換掉班子。

  詹純新:卡特彼勒如果在中國這樣做,被兼并企業絕對垮掉。在國外,人們是經濟人,我干活,你給錢,你不給錢,就拜拜。但在中國,職工是社會人,什么都靠單位。我曾把湖南機床廠定組織框架,定規章制度,經營和人事上的事情交給廠長。廠長一個月找我一次,最多2次,一次半個小時,我告訴他,經營的事情你不要找我,你自己定。

  主持人:有沒有這種擔心:當被兼并者發展到很強的時候,有可能鬧“獨立”?這種事在國內已發生過很多次。

  詹純新:當湖機事業部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我要再次改制。現在的改制是職工身份置換,目的是穩定。企業步入正軌之后,我要搭建一個利益共同體平臺,讓被兼并企業的骨干拿錢進來,成為我的合伙人。

  這時中聯重科管什么?管財務。我們的財務是一套體系,財務人員全是委派制。我們委派到二級部門財務,他不在下面企業拿待遇,是中聯給他,財務體系控制好了,我們還要建立一個監控體系。運作要規范,任何事情都要擺到臺面上來,你當老總也拿不到非法收入。最后中聯重科慢慢地變成了一個投資者,骨干經營人員變為合伙人。

  “合伙人”這個概念是在朋友那兒得到的啟示。

  我有個朋友,是個投資家,擁有多個上市公司,還搞房地產、信托,竟然把所有企業管理得井井有條,各個都贏利。我老在琢磨他,到他總部看過,只有幾十人,我問他怎么管理這些企業和項目?哪來的人才?他說他沒有做過房地產,但他能拿到項目,也有資金,他高薪聘請社會上最好的人才來做房地產,經營得好,還給他利潤提成,有了物質激勵,項目自然能做好。有了利潤后,就以此項目起步,用自己的資金和人才分紅得到的錢合伙投資一個有限責任公司,原來人才是打工的,現在變成了合伙人。這個朋友就是這樣通過資產不斷吸納社會上資源做企業,不斷擴張。

  當然,我們運作一個企業不像他那么簡單,但他給一種啟迪,企業要做大,要把企業看成是整個社會的,只能把他看成社會的,才能做大。如果把企業看成自己的,做不大。

  談 戰 略

  中聯重科下一步

  如何發展?

  主持人:中聯重科下一步的發展戰略是什么?是鋪攤子做大后,再做強呢?還是抱住自己的專業不放,在做強的基礎上逐步做大?

  詹純新:我們要做大企業,成為中國的卡特彼勒。但在整個擴張中,效益是最重要的,規模是其次的。中聯重科的發展戰略是緊緊抓住主業不放。不能今天搞這個,明天搞那個,通過鋪攤子做大企業。我提出3個問題給董事會:有錢后,中聯到底如何發展?我們的主業值得不值得做?難做不難做?夠不夠做?大家一致認為:中國大得很,基礎建設多,市場很大,夠做;工程機械利潤率回報很高,值得做。但是很難做,因為對手多,競爭激烈。既然值得做、夠做又難做,那就守住自己的專業,好好地做,克服困難往前沖。

  中聯重科是工程機械企業,不是托拉斯,什么都有的綜合型企業。但是,做專并不排除我們有一些副業,比如地產,比如軍工產品等。最近,我們和國防科技大學進行合作,生產衛星定位系統。我們把中聯的經營理念、資金優勢和國防科大的技術優勢結合起來,創辦了一個企業。

  為什么要有副業?我們看到:中國的經濟總體上是往上的,但前進中有曲折,這個時候就需要副業來烘托企業發展。對副業,中聯不會靠它賺錢,只會用它來擴大市場。

  我們計劃,在2007年主業實現銷售收入120億。雖然從現在看,我們離這個目標相差很遠,可從中聯現在的運作方式、融資能力看,完全有希望。

  國有企業有弊病,就是你在企業中的位置非常重要。我是企業老總,我就擁有企業所有的東西;我如果不是,什么都沒有了,所以,國企的人非常在乎自己的位置,這是一種弊端,不利于企業的發展。

  中聯要發展,必須破除這樣的觀念:企業不是某個人的,也不是某一個組織的,而是社會的。如果你把企業看作自己的,企業做不大。

  中聯要搭建一個平臺,把社會的各種精英人才都吸引到企業來,讓他們來做事。要做大中聯,我個人的能力有限,但社會上的精英一起辦這個企業,中聯的發展,就很容易。我們要變革,建立一種新體制,讓企業的骨干擁有企業的股份。當大家成為企業的股東時,他們就會慢慢往后退,他們會希望更能干的人幫他們干這個企業。這樣,大家就不會在乎自己在企業中的位置,而是在乎有沒有更能干的人服務企業,在乎自己處于什么位置合適,以便更能干的人沖到前面去做事。

  主持人:三一重工是民企,中聯重科是國企,雖然當初你和其他幾位同事借錢共擔風險,創立發展了這個企業,但資產并不歸創業者所有,你現在每天還這么忙,覺得值嗎?你工作的動力什么?

  詹純新:如果不追求奢侈的生活,在國企工作,年收入不算低,生活過得還是比較富足的。作為一個上市公司,中聯即使不擴張,每年也有很高的利潤,況且我們職工不多,日子可以過得非常好。但我們沒有不思進取,還不斷往前沖,主要是我們這個群體不甘心,往小里說,我們想干一番事業;往大里說是回報國家。10年來,我們只做了一件事:科技產業化,產業科技化。我們過去靠科技產業化做企業,然后靠企業不斷擴張,在企業起到排頭兵作用,帶動整個行業科技水平的提升。前期我們是自己顧自己,現在我們靠3個紐帶,即資本紐帶、技術紐帶、市場紐帶,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談 差 距

  中國工程機械

  差距在哪里?

  主持人:科技部副部長最近視察中聯重科之后,認為中聯重科完全有可能發展成為中國的卡特彼勒,中國工程機械企業,與世界企業差距有多大?

  詹純新:國際工程機械行業,卡特彼勒實力最強。它的發動機,年銷售額連續幾年都是200億美金,中國整個工程機械行業去年的銷售額是600多億人民幣。跟卡特彼勒相比,中國企業有很大的差距。

  在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真正的老大地位還沒有形成。大家都在市場競爭,大家都想做中國的卡特彼勒。科技部覺得我們有希望,主要是:中聯重科的技術研發能力強。技術是企業核心競爭能力。中聯重科是依托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發展起來的,中國大多數工程機械企業包括目前實力最強的徐工集團,都得到了研究院的支持。

  主持人:中國工程機械在國際上處于什么樣的位置?中國能不能成為世界制造工廠?

  詹純新:客觀上講,中聯現在的產品屬于世界二流水平。一流的產品在德國,中國現在生產的一些工程機械產品,超過日本,與美國不相上下。中國產品與德國產品相比,有一定的差距,這個差距是綜合性的。我們常常問自己,像中聯重科這樣的企業放在德國也并不顯得落后,包括德國同行來考察后也都這么說,但在中國為什么不能產生像德國那樣世界知名的企業呢?原因有三:其一,德國工業基礎好,技術水平高;其二,德國工業歷史悠久,有的企業已是名副其實的百年老店,已經做出了一個品牌;其三,運作方式不是大而全小而全,專業化分工非常強,大企業牢牢抓住核心產品、核心技術,對于配件則是采取全球采購,一大批創新能力很強的中小企業為之配套,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體系配套群,而且這一批配套企業也在不斷優勝劣汰,靠創新生存,從而支持了大企業的發展。

  此外,技術工人的素質和工藝水平較低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也許,中國產品的用料和德國產品一樣,樣式也差不多,但工藝、技術水平和工人責任心不如他們,做出來的成品就不如德國。一塊板太厚,要變薄,中國人了不起在刨床上來回刨一下,至于刨幾下,工人認為合適就行。而德國就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工人必須翻若干次后才能達標。跟國外比,中聯不擔心自己的技術水平不行,而是擔心工人工藝水平。現在長沙的工人技師很缺乏。

  中國要成為世界制造中心,目前條件不具備。中國恰恰不是人工成本低,而是人工成本高。做一流的產品,要有一流的工人,顯然中國缺乏一流的技工,另外,中國工人的勞動效率也比較低,這些都阻礙了中國成為世界制造中心。我曾向社會呼吁過:多辦技校。中國的人才結構有問題: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高級技師又缺乏。中國的教育界應該扎扎實實辦一些技校。現在,技術工人是束縛工程機械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主持人:中聯害怕跨國公司到中國來嗎?

  詹純新:中聯不害怕跨國公司到中國來,而是張開雙手迎接,希望跟它們合作。中聯不僅僅是希望做一個中國市場的大企業,更希望做世界市場的大企業。

  中國機械制造業在國際上雖是二流水平,但產品還不如三流水平活躍。中國的企業只知道在中國的圈子里轉,這主要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缺乏國際性的人才,在觀念上與國際化的要求有差距。另外,中國的一些管理體制也有問題,歐盟各國的貿易往來,互相之間不需要簽證。但中國卻不行,產品賣到國外需要維修,中國技術要出去,必須要辦手續,層層申報,等簽證下來,黃花菜都涼了。

  即使這樣,中聯仍積極地走向國際。

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打 印    關 閉
友情提醒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特別注意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list_info_D1
list_info_D2
更多>>專題推薦
關于6300 | 本網動態 | 聯系方式 | 免責聲明 | 版權信息 | 法律顧問
客戶服務:6300@6300.net 服務熱線:0754-88363699 商事QQ:1594591502
工程機械信息網 Copyright[c]1999-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汕頭市九鼎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302號

粵公網安備 44051102000045號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满洲里市| 石柱| 荣昌县| 福贡县| 普陀区| 建平县| 嵊州市| 壶关县| 清河县| 囊谦县| 棋牌| 望城县| 开鲁县| 北辰区| 隆化县| 航空| 自贡市| 大冶市| 正安县| 宁都县| 当雄县| 梨树县| 田东县| 若羌县| 柘荣县| 台湾省| 东台市| 那曲县| 屯门区| 东海县| 大同市| 吉林市| 鞍山市| 兴隆县| 五河县| 轮台县| 龙海市| 易门县| 武穴市| 当涂县| 沐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