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2013年的慘淡經營,煤炭行業的寒冬期似乎并未結束。一季報數據顯示,受需求疲軟、價格低迷等多重因素影響,上市煤企經營業績出現大面積下滑。種種跡象表明,煤價或將繼續走低,煤企經營最壞的日子尚未過去。
一時難見曙光的市場環境和持續下滑的業績令煤炭股節節敗退,部分煤炭股甚至已經腰斬。不過,亦有機構表示,煤炭股連續陰跌的情形下,可以將策略從消極防御調整至積極防御,并可關注有并購可能的公司。
一季度業績大面積下滑
從新近披露的一季報數據看,上市煤企的日子確實不太好過。國投新集(601918,股吧)近日發布2014年一季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51億元,同比下降14.80%;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2.11億元,同比下降325.94%;EPS為-0.08元。
即便有企業免于虧損,其業績也遭遇了大幅下滑。西山煤電(000983,股吧)一季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凈利潤2.4億元,同比減少56%,折合EPS為0.08元。廣發證券(000776,股吧)一項針對上市煤企的測算數據顯示,一季度各公司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平均同比分別下滑19.4%和55.7%,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同比下降58.0%;毛利率、凈利率則分別同比下滑2.9個和5.1個百分點,重點公司經營現金流量凈額同比下滑59.9個百分點。
對于煤炭行業業績持續下滑,申銀萬國認為,動力煤價格回落和煉焦煤弱勢下行是最重要原因。今年一季度以來,動力煤面臨兩重殺跌因素:一方面,大企業再次下調售價帶動沿海市場整體下行,另一方面,2013年底沿海動力煤價大幅上漲的背景下,國際煤價下行帶動國內外價差再次拉大。受上述兩方面因素影響,以秦港5500K動力煤為標桿,一季度均價自2013年四季度580元/噸下降至548元/噸,環比降幅5.5%。
而煉焦煤方面,一季度煤鋼焦產業鏈的弱勢亦未有改觀,產業鏈的高庫存吞噬了春季補庫行情的可能性,一季度焦煤價格在小幅震蕩中下行。其中,山西冶金焦價格下滑7%,河北地區下滑4%。
煤價下行的后果之一就是噸煤凈利的持續下跌,這令行業內多數公司在盈虧平衡邊緣掙扎。“據我們測算,2013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各公司噸煤凈利分別為44元和20元,2014年一季度回落至19元。”廣發證券分析師安鵬稱,剔除噸煤凈利較高的中國神華(601088,股吧)和蘭花科創(600123,股吧)后,其他公司平均僅13元,預計二季度部分公司由于均價回落噸煤凈利可能有進一步下滑。
煤價仍面臨艱難局面
作為決定企業盈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煤炭價格是行業冷暖的關鍵變量。不過,種種跡象表明,煤價下行的頹勢并不會戛然而止。
“需求未見起色,煤炭增量過剩未完。”長江證券(000783,股吧)測算,2014年煤炭行業增量過剩的情況仍將持續,煤價伴隨產能利用率下行壓力較大,最為寒冷的三九天尚未到來,煤炭企業正緩步邁向極寒。
動力煤方面,由于運能瓶頸難以突破,煤價或將伴隨需求疲軟緩慢下跌。去年四季度,受鐵路運能瓶頸突破影響,港口煤價曾一度大漲,但伴隨運能逐漸充裕,階段性大幅反彈將難以再現。“雖然蒙西高卡低卡煤單卡價格基本持平預示低卡煤供給收縮嚴重,但需求弱勢下,整體動力煤價格仍有緩慢下跌空間。”長江證券判斷。
煉焦煤方面,需求疲弱背景下,庫存周期主導短期波動,煤價亦可能重回弱勢。焦煤價格在去年四季度階段性攀高后,今年一季度即開始環比回落。4月份,下游需求季節性恢復有限使得上游煤礦銷售改善難以持續,在整體宏觀經濟未有起色的情況下,煤價仍將面臨艱難局面。
數據顯示,2014年一季度,火電發電量1060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7%,生鐵產量為1.80億噸,同比僅增0.10%。安信證券稱,生鐵產量增速可以解釋冶金煤價格跌破2008年低位的原因。
不僅如此,盡管期間偶有短暫反彈,但煤炭價格似乎進入了下降通道。海通證券(600837,股吧)數據顯示,從2012年二季度至2014年一季度,煤炭價格連續8個季度同比下跌,從2012年二季度高點763元/噸,下跌至2014年一季度548元/噸,累計下跌215元。2013年是煤炭價格深度下跌的一年,同比下跌16.8%
煤炭股或可轉為積極防御
在煤價節節敗退,煤企經營日漸艱難的情形下,二級市場股價似乎很好地顯示了股票市場的預見能力。從2013年煤股的表現看,除靖遠煤電(000552,股吧)涉及公司重組年內上漲8%外,其余煤炭股均以大幅下跌收場,不少煤炭股股價已經腰斬,如山煤國際(600546,股吧)跌50.1%,平莊能源(000780,股吧)跌52.1%,盤江股份(600395,股吧)則以55.2%的跌幅居首。
不過,在一些業內機構看來,盡管經歷前期大跌,煤炭股的“鉆石底”卻仍未來到。長江證券稱,煤炭行業正在經歷冬至后的嚴寒天氣,但最為寒冷的三九天尚未到來,當前大多數公司估值對應2014年預測業績仍然偏高。
不過,安信證券分析師楊立宏則認為,從中周期來看,煤價的急跌階段已經結束,未來將進入盤整階段,影響行業的關鍵詞已經由“空間”轉變為“時間”,行業將出現大面積虧損,但“去產能”階段正式開始,并購環境也由此生成。
“從市場表現來看,從2012年5月我們下調行業評級以來,煤炭指數已累計下跌64%,近一年下跌41%,相對上證指數跑輸34個點,煤炭景氣下行的風險已經得到很大程度的釋放。”楊立宏建議,策略上可以從消極防御轉為積極防御,關注有并購可能的公司。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