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11日,中國新一屆政府總理首次出訪非洲四國和非盟總部,訪非代表團攜近60份合同,經貿投資成為此次“壓艙石”。事實上,自2009年起,非洲已成為中國第二大海外承包工程市場和新興投資目的地,而黎明重工已經有數百條生產線進駐廣袤的非洲大地,參與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與礦產資源的開發。
非洲是全球最古老的大陸,而從國家獨立史看,非洲又是最年輕的一個。經濟發展水平較為落后,但豐富的自然及人力資源卻擁有著不可忽視的巨大潛力。從人們印象中豐富的礦產資源,原始野性的自然風貌,到如今的投資熱土,它都極具吸引力。
訪非之旅站站精彩 黎明業務網絡全覆蓋
訪非之旅頗具務實考量。首站埃塞俄比亞是非盟總部所在地;而第二站尼日利亞則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非洲第一大經濟體;第三站安哥拉是位于非洲南部的葡語國家,近年來發展較快,中國有近20萬人在此從事對外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而最后一站肯尼亞,則是東非最發達的國家,也是中國企業較早“走出去”布局的投資點。
運營數據顯示,這些國家,正是黎明在非洲市場的重要覆蓋區域。除此之外,產品與服務網絡還覆蓋南非、埃及、坦桑尼亞、剛果等十余個國家。“非洲礦產資源豐富,近幾年礦業投資持續升溫,礦產勘查也很活躍,越來越多的外國礦業資本走進非洲,帶來了成熟的技術和設備。黎明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進入非洲市場的,根據非洲的物料和礦業開采特點,我們開發出多種成熟的破碎生產線解決方案,為客戶的投資提供保障。”非洲市場負責人詳細解析。
注重本土化需求 定制方案助力綠色“非洲”
此次訪問,意味著中非合作的再次升級,中方將積極參與非洲工業化進程,加強同非洲的產業合作,而基礎設施是產業發展的前提。在第20屆南非國際礦業大會中,南非礦業部部長也曾表示,非洲礦產資源開發成本較低,非洲需要的是負責任的投資,不是急功近利的投資。只有在礦業開發和發展中實現平衡的投資者才能獲得最大的效益;只有將礦業開發與基礎設施建設聯系在一起,才能推動非洲礦業健康發展。可見,未來發展綠色礦業、基礎設施的發展將成為新的政策導向。
黎明在破碎制砂生產線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并不斷創新技術,受到國內高鐵、水電站、機場跑道、碼頭等高標準工程建設方的青睞。在國際市場中,黎明更加注重產品的本土化需求,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資源特點、現場作業環境、氣候條件,對產品及生產線設計提供相應的定制方案,使客戶在綜合投資方面具有更多保障;同時,黎明重工在全球的業務發展中,將生態環境放在首位,從減少能耗、提高資源利用率等多個方面入手,確保當地環境不受影響和破壞,得到了客戶的更多信任。
隨著非洲市場熱度升溫,黎明重工將繼續深入該地區,與當地的本土企業及眾多投資企業一起直面挑戰,尋求更高、更穩定的投資回報。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