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寄予厚望的機制砂
物美價廉環保,但發展粗放、監管缺失。
巨大的供給缺口下,在個別地區,海砂和山砂以低價迅速搶位,但大部分海砂高企的成本讓絕大部分企業望而卻步,山砂存量小、質量差,據業內人士介紹,只有一些不正規的地方才用山砂或者摻山砂。
機制砂,被業內普遍認為是河砂的替代品,且優勢明顯。
所謂機制砂,是經除土處理,由機械破碎、篩分制成的粒徑小于4.75mm的巖石顆粒。
機制砂原料充足,“只要有石頭的地方就可以生產機制砂”,城市建筑廢料和礦山尾礦也可開發成機制砂原料。趙順增教授表示,相較于河砂,使用高品質機制砂能更好地控制建筑質量。穩定而低廉的價格是機制砂更大的優勢。據李華介紹,“機制砂各地價格有所不同,但都比河砂便宜很多。”在湘西吉首市,河砂95元/噸,而機制砂價格則為70元/噸。此外,機制砂的利潤也頗為可觀。湘西自治州乾城混凝土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丁祖仕算了一筆賬,以其引進的中聯重科ZSL150型機制砂生產線為例,試產半個月,每天2000多噸,每月預計毛利潤100多萬。
3月4日,工信部和住建部聯合成立推廣高性能混凝土推廣應用技術指導組,目的就是減少水泥熟料消耗,降低水泥生產量,進而減少資源能源消耗。
作為國內最大的機制砂設備生產商,中聯重科提供的數據顯示,使用高品質機制砂可使每方混凝土降低50公斤以上的水泥用量。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我國混凝土產量完成21.96億立方米,如全部使用高品質機制砂每年可節約1億噸水泥,以水泥300元/噸計算,則全年節約300億元。
趙順增指出,如果能減少1億噸水泥產量,可以減少800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我常常對企業講,做機制砂既有錢賺,又有政策支持,還是做公益事業,何樂而不為?”
多股合力推動下,機制砂發展迅猛。據中國砂石協會統計,機制砂市場占有率從2003年不到10%增長至2013年的49%,總產量20多億噸。
但產量大增卻難掩機制砂粗放發展的亂象。
在湖南省邵東縣的一家小砂石礦,筆者看到,整座山被挖得支離破碎,斷崖上兀立著幾棵搖搖欲墜的松樹,樹根裸露在巖壁外。一臺開起來黑煙直冒的拖拉機、一條輸送帶、一座小型的破碎機和一個篩子就是礦上所有的機械設備。礦主說,礦開了三年,行情好的時候,一天有兩三百噸的產量,“每天都賣光了,車子有時候還要排隊”。
“他們把石頭打碎了,就叫機制砂,我們不管那叫沙子,攪拌站根本不用,達不到混凝土的要求。”丁祖仕說。正規的機制砂企業在開采前,應當依據各地礦源和市場的不同,在科學和詳細試驗研究基礎上選擇礦址、生產規模、工藝流程和設備選型配套。
趙順增教授也表示,上述小砂石礦生產的機制砂存在諸多問題,會導致混凝土孔隙率高,容易開裂,更別說用來配比高性能混凝土。
小礦山對環境的破壞也不容小覷。韓繼先指出,“對于礦山的開采,如果不進行從嚴控制,會比河砂開采的危害更大,到處地亂挖亂采,會導致植被破壞、水土流失。”
據統計,全國有10.7萬個礦山,其中砂石土礦山近5.7萬個,達到大型規模的只有2704個,僅占總數的5%;中型規模625個,占比為11%;小型規模的礦山共47925個,占砂礦總數84%的份額。2013年,國土資源部要求對小、亂、差等不達標的礦山,實施限產、關閉、兼并重組等整頓措施。
今年1月,機制砂占比90%以上的貴州率先出臺《關于加強砂石土資源開發管理的通知》要求,禁采區內的礦山關停,限采區內的礦山收縮,開采區內的礦山集聚,確保到2015年末全省砂石土礦山總量控制數為2878個。在河南,砂石大縣輝縣連續關停小型礦,截至2013年底,砂石礦從187家減少到52家,共關閉135家。
“據粗略統計,今年一季度已經關閉的砂石礦有1000多家,到"十二五"底,一共要關閉2萬家砂石礦。”李華透露。
關停、整頓小礦山只是第一步,砂石行業的管理現狀亦亟待改變。
業界保守估計,砂石產業2013年產值超過3000億元,帶動的運輸業產值2000多億元,位居全國第二大建材行業。但與規模極不相稱的是,全國尚無統一管理砂石行業的行政主管部門,既沒有將砂石作為工業產品納入統計范圍,也沒有全國統一的生產與應用標準。如砂石應用方面,工業和民用建筑由城鄉建設部門管理,水利工程則屬水利部門的范圍,公路又歸交通部門負責。
目前,全國既沒有專門的砂石骨料研發和設計機構,大專院校也未開設相關專業,甚至連一家專門的砂石骨料檢測機構都沒有,系統檢測手段付之闕如。“目前,90% 以上的機制砂生產企業沒有實驗室,出廠檢驗和提供合格證也基本沒有落實。”韓繼先說。
高端機制砂裝備制造才起步數年。丁祖仕說,5年前,為了尋找大型制砂設備,他們開著車跑遍了全國各地,“去年底是我們逼著中聯重科把這套設備趕緊做出來,國內能做大型制砂設備的企業屈指可數”。
如今,機制砂行業規模化、規范化發展已成定局。各路兵馬紛紛進軍機制砂產業,快速跑馬圈地,產能爆發式增長。2014年或將是機制砂產業發展的歷史轉折點。
中聯重科是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機械制造商,從2008年開始介入機制砂設備行業,現已成為其戰略轉型的主攻方向之一。“未來5年,我們的目標是機制砂設備產值要達到100億元。”中聯重科副總裁郭學紅表示。徐工、南方路機等工程機械企業也將機制砂設備作為新的發展方向之一。機遇轉瞬即逝,機制砂行業競爭格局在兩三年內可能就會成型。
水泥“大佬們”更是雄心勃勃。海螺水泥的砂石骨料現有產能已經超過1000萬噸,且正在上馬更多的生產線;冀東水泥計劃打造2億噸砂石骨料生產基地;浙江日昌升礦業有限公司位于安徽池州的項目投資高達40億元,兩年后達產規模為1億噸/年。
在全國各地密集調研后,胡幼奕發現,機制砂市場結構急劇變化,“行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特殊時期,整個產業的政策環境也在大幅改變。”
今年3月,福建省發布《關于在全省推廣應用機制砂的通知》,這在省級政府層面尚是首例,在機制砂行業準入條件、生產環境保護和產品質量等多方面作出了具體規定。
2013年下半年,國土資源部啟動全國砂石土礦開采及管理現狀調研,意圖摸清砂石土礦開采及管理基本情況,加強砂石土礦開采管理。韓繼先透露,工信部已委托中國砂石協會制定《關于促進機制砂行業發展指導意見》和《機制砂石生產技術標準》;國土資源部亦已擬訂《建設用砂石礦山開采準入條件》。各項政策有望于2014年密集出臺。
胡幼奕預測,“2014年,機制砂市場占有率有可能超過70%,甚至達到80%,這是關鍵的一年。”
在政策推動下,郭學紅樂觀地預計,機制砂有望再現國家強制推行商品混凝土取代現場攪拌混凝土的進程,“從現在的情況看,機制砂的推廣速度會比商品混凝土更快,也許5年內就能在全國大范圍使用。”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