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企業、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整機制造商……外國企業大舉收購德企。”德國《經濟周刊》16日稱,越來越多的德國家族企業被收購,其中中國企業收購的步伐最快。
德國曼海姆大學中小型企業研究機構預測稱,德國家族企業比例已從上世紀90年代的70%至75%下降到目前的約50%。這些中小型家族企業多屬于高科技領域,以科技和產品研發著稱,是德國出口的主要動力。
德國維騰大學家族企業管理教授馮施利普認為,很多情況下,孩子不愿接管父親的企業,他們見過父輩為企業所付出的代價,“孩子們想要一種不同的生活。”
而德國財經網則稱,有一些家族企業的后代更希望另起爐灶創業。如一名叫托馬斯的年輕人開起了自己的網絡公司,而不是繼承父親的機械制造企業。
法新社稱,不少德國家族企業在缺少家族接班人的情況下,有時由非家族管理者接管;有時會選擇將公司轉手。從后者來說,中國投資者通常是比較受歡迎的選擇。
據咨詢公司近日發布的研究報告,2013年,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公司共收購了25家德國公司,收購較前幾年更為頻繁。
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收購普茨邁斯特公司
兩年前,中國三一重工就以約5億歐元,收購世界機械工程巨頭德國普茨邁斯特公司,該公司的創辦家族無法找到合適的家族接班人。
《南德意志報》稱,許多的德國企業愿意“賣”給中國公司還有一個原因是,看重中國市場。目前陷入困境的費里希鋼琴集團,其家族就希望中國人來拯救。普華永道中德業務管理人奧托表示,愿意支付更高價格也是中方投資人具有吸引力的原因之一。
德國叉車裝卸車制造公司Kion、半導體制造公司Prema、德國汽車零部件生產公司Kiekert和混凝土泵制造公司Schwing,目前都已被中國企業收購。《法蘭克福匯報》稱,德國小型家族企業埃瑪格公司被中國公司收購后,不但走出財務困境,而且擴寬了亞洲市場。而中方合作者也從德國企業所掌控的技術知識中獲益,推進自己的工業研發水平。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