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從江陰檢驗檢疫局獲悉,受進口煤炭檢驗監管新政策的影響,1至4月江陰港快速增長的煤炭進口勢頭,自5月起受到遏制,呈逐月遞減走勢。據統計,今年江陰口岸進口煤炭至6月中旬共計49批、113萬噸、累計貨值8315萬美元,較去年同期60萬噸進口量,增幅超四成。按月統計分析,5月起進口增長趨勢出現逆轉,當月僅進口5批16萬噸,而進入6月前20天僅到港1批5千噸。新政實施在即,進口商普遍持謹慎觀望態度。
據悉,5月底國家質檢總局召開進口煤炭檢驗檢疫監管專項工作視頻會議,就加強進口煤炭放射性檢測,全面開展進口煤炭發熱量、灰分、硫分監測和汞、砷、磷、氯、氟等有毒有害元素檢測工作進行了部署。6月中旬江陰檢驗檢疫局召集本地區進口收用貨單位、代理、碼頭部門召開新政策宣貫會,并正式落實相關檢驗監管要求。與以前將合同訂立的商業性指標作為檢驗依據不同,新政策明確規定了諸多涉及安全、衛生、環保的強制性檢驗指標,并據此作為貨物放行依據。進口貨物到港后是否允許放行,必須在到貨檢測得出結論后才能做出判斷,貨物從到港至放行較以前勢必延長。理論上可達2個月的檢測周期,對部分容易引發自燃的東南亞煤種將是巨大的考驗。由此可見,新政影響下煤炭進口將面臨品質檢測和貨物保存風險的增長,堆場存貯費用的增加,進口煤炭低價競爭優勢不保,煤炭進口減少已成必然。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