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筆者對面的康又珪,瘦高個,斯文謙和,有著一雙和善的眼神。
康又珪1977年畢業于韓國漢陽大學。斗山機械1994年落戶煙臺開發區,是煙臺改革開放后最早進入開發區的世界500強外資企業。2003年,康又珪擔任斗山工程機械(中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主管技術和生產,現任總經理。來中國11年半中,他親身感受了改革開放給煙臺帶來的巨大變化。
“當時,煙臺更像一個安靜的農村!”
“剛來時,煙臺更像一個安靜的農村。盡管開發區也有很多企業入駐,但街上車少,很安靜。我和斗山機械的班組長們在一起吃飯時,發現他們沒一個有車的。當時我就說,10年后你們都會有車開!”
康又珪告訴筆者,斗山機械決定在中國投資建廠時,當時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湖北黃石,一個是山東煙臺。經過半年多的實地考察,最終選擇了煙臺開發區。全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全國首批設立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便捷的物流運輸條件、改革開放對外資企業的熱情期盼以及當地政府的真誠服務,是打動斗山入駐煙臺的“核心要素”。“在斗山建設初期,開發區處于改革開放起步階段,雖然困難,但仍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懷。當時,管委高松敏副主任非常重視斗山的投資建設,指派專人負責斗山建廠的各種手續辦理,從廠址選擇、土地合同簽訂到工廠注冊,營業執照辦理等,管委都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協助。”
選定的廠址沒有公路,不通水電,還是一片沼澤地,土地挖幾米深仍然是臭泥潭。開發區管委不怕困難和麻煩,下決心把泥潭填平,修了五指山路,通了熱力網、電網,為斗山落戶開發區做了諸多努力。1996年6月28日,斗山就順利完成了建廠,舉行了隆重的竣工儀式。時任總經理的金湖哲說:“選擇煙臺開發區,是明智的,煙臺不僅交通便利,環境優美,在招商方面還給了我們這么大的優惠政策,給我們吃了定心丸。”
從開工到竣工投產,創造“斗山速度”
提起“斗山速度”,許多人還記憶猶新,而“斗山速度”的創造者就是康又珪。
2007年,斗山機械收購了牟平裕華機械,成立斗山工程機械(山東)有限公司,準備建年產1萬8千臺裝載機工廠。此時,康又珪出任牟平新公司總經理。2008年,在他的領導下,從開工建設到竣工投產,僅用了9個月的時間,實現了“當年開工、當年竣工、當年投產、當年見效”的驚人業績。并在2010年6月,在實現量產后短短一年半的時間,裝載機產銷量突破了3千臺,創造了“斗山速度”,在煙臺企業界被廣泛傳誦。
康又珪并不滿足現狀,而是高瞻遠矚,不斷創新。2012年3月,斗山機械裝載機研發中心開工,并在當年10月竣工使用,這不僅提升了斗山裝載機的技術實力、產品質量和性能,還有效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今年是斗山進入中國市場20周年。20年中,斗山機械持續8年在中國挖掘機市場占有率保持第一,在人民日報等媒體組織進行的挖掘機客戶滿意度評選中,累計9年保持第一,2013年12月,在業內最早實現挖掘機累計生產銷售突破13萬臺。”
康又珪說,斗山機械作為工程機械制造龍頭企業進駐煙臺以來,目前已攜手100多家企業來煙臺投資落戶,如一汽大宇發動機(現東岳汽車動力總成)、大宇造船等,還有斗山的外協企業都紛紛在開發區扎根落戶,形成了斗山機械為核心的機械制造業,并發展成為煙臺市及開發區的重要支柱產業。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