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兩赴河南蘭考縣,參觀焦裕祿紀念館、事跡展,瞻仰紀念碑,掀起了學習焦裕祿精神的熱潮。
時值七一建黨節,為響應黨的十八大號召和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教育活動,以增強黨性、提高素質為重點,加強和改進黨員隊伍教育管理,健全黨員立足崗位創先爭優長效機制,推動廣大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黎明重工黨支部深入組織黨員,開展以“紅色蘭考”為主題的蘭考焦裕祿烈士陵園參觀學習活動,重走習總書記參觀路線,領會黨員精神,“對照自己,見賢思齊”。
蘭考是焦裕祿同志生活工作的地方,焦裕祿精神發祥地,黎明重工黨支部希望通過參觀學習,做到深學、細照、篤行,為推進黨和人民事業的發展,中國夢、企業的百年夢、個人人生夢的實現提供強大的精神正能量。
在蘭考縣,黨支部成員一行百余人瞻仰了紀念碑,并向烈士敬獻花籃,表達了深切的緬懷和哀思。焦裕祿精神猶如這座豐碑,即使跨越時空的距離,仍然巍然聳立。
來到紀念館,每個人的心情似乎都變得不平靜。他們說,每一個實物,每一個故事都能在心靈深處引發共鳴,雨夜抗洪、治沙栽桐、雪夜送站,焦裕祿的精神影響了一代人,用自己的言行樹立了一座共產黨員的豐碑。雖然社會中經常提到信仰缺失這個詞,但我們缺少的并不是這些精神,而是如何去繼承和發揚。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學習優秀人物,是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我們清楚地認識到,在中國要實現國家現代化,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推進現代化建設事業,每一位黨員要發揮帶頭作用,在每個環節、每個方面都示范到位,做到生命不息、奮斗不止,才能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
結合崗位工作,黨員們紛紛談了自己的感受,把工作崗位當做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以干好工作為目標,堅持學習,提高素質,創新奮斗。而黎明之所以能取得今天這樣的發展,是在黨和國家的政策環境下,勇于探索,當年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不能丟。黨員更應該在企業發展的關鍵環節,發揮組織的核心作用,凝聚起更多人的力量。
一天的參觀已經結束,大巴車載著黨支部成員漸漸駛出了紅色蘭考,而“焦裕祿情結”卻在心中難以忘懷。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