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餐“光盤”、會風清新、接待簡化、嚴管公車、嚴抓經費管理……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全社會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取得巨大成效。從“八項規定”到《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再到一系列配套規定的出臺實施,意味著我國開始步入依法治理奢侈浪費的新階段,一些奢侈浪費行為受到黨紀國法的嚴厲懲治,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深入人心,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具體到企業,大興節儉之風,非但必要,而且必須,甚至刻不容緩。節儉涉及到各個領域、各個層面、各個角落、各個環節,因為每點每滴、每元每分的浪費都與效益、利潤相牽連、相掛鉤,隨意的浪費,流失的往往是職工們用心血和汗水、勞動和創造換取的財富,往往是企業得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積淀。一部分人的浪費,將由企業為之買單,這自然是不公平的。所以,監督過程、嚴格把關、抵制浪費、勤儉節約,是全員的責任和義務,應當是大家共同恪守的自覺行為。
對于企業而言,預防浪費、厲行節約,體現在方方面面。在生產過程中,該當著力于節約材料、節能降耗,著力于工藝革新、技術創新,著力于提高效率、減少人耗,著力于批量生產、減少時耗;在管理過程,該當最大限度地發揮設備、人員的效能和作用,最大限度地減少能源、人力的人為浪費;在控制非生產性開支方面,該當著力于把有限的資金花到刀刃上,把相關經費使用到為了增加效益、促進發展上,把控制各項開支貫徹落實到細小環節上;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該當努力節約每一度電、每一張紙、每一滴水……如此種種,只要我們用心留意,只要我們明察秋毫,只要我們自覺自發,節約的目標都可以達到,節約的任務都能夠實現。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僅僅是掛在嘴上,要變成一種自覺自發自然的意識和行動,要具體貫徹于每個細小的環節、工作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這樣,節儉之風才能真正形成,并愈刮愈強勁。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