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制砂設備的百億渴望
郭學紅所說的機制砂設備,是其傾心已久的另一個新興市場,在該領域的快速崛起同樣得益于中聯重科并購整合的“獨門秘籍”。
機制砂,是經除土處理,由機械破碎、篩分制成的,粒徑小于4.75mm的巖石顆粒,但不包括軟質、風化的顆粒。中國砂石協會會長胡幼奕向《中國經濟周刊》介紹,國內天然砂石接近枯竭,工信部已委托協會制定《關于促進機制砂行業發展指導意見》和《機制砂石生產技術標準》,全面采用機制砂替代天然河砂乃大勢所趨,對機制砂設備的需求量也將暴增。郭學紅預測,未來5年機制砂設備替換需求每年將達到180億元。
早在2008年,中聯重科成為最早介入機制砂設備領域的工程機械巨頭,隨后整合了上海一家機制砂設備公司。2012年以來,中聯重科開始與國內多家混凝土骨干企業合作,建設多條砂石骨料生產線。2014年4月,全球首條每小時產量達到150噸的干法樓式機制砂生產線在湖南吉首投產運營。
胡幼奕認為,“在機制砂市場大發展前夕,中聯重科抓住了機會。”
郭學紅毫不掩飾其對高速增長的渴望,“機制砂設備雖然現在只有二三十億元的產值,未來5年,公司產值要達到100億元”。
新常態下的轉型
盡管在工程機械領域左沖右突,新興板塊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中聯重科還是不得不面對連續三年萎靡不振的工程機械行業新常態。
8月6日,《中國工程機械》雜志發布2014年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排行榜顯示,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2013年總銷售額為1786.31億美元,較2012年下滑10.57%,其中25家企業銷售額出現不同程度下滑,最大降幅接近35%。
中聯重科在該榜單的排名也從第六位下滑至第九位。對這家曾經連續20年增速高于50%的工程機械巨頭來說,無論是十余億元規模的施工升降機板塊,還是目前不足百億元的干混砂漿設備與機制砂設備,如今都成了中聯重科的必爭之地。
資料顯示,中聯重科2014年經營目標為:“力爭全年完成營業收入385億元”,這與2013年營業收入持平。
“要解決周期性和可持續增長的矛盾,需要加快步伐進行戰略性轉型。”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對《中國經濟周刊》說,公司全面布局工程機械、農業機械、重型卡車、環境產業和金融服務等五大板塊,在做強工程機械行業內的高端裝備與國家所倡導的新型產品的同時,逐步降低工程機械板塊在中聯重科所占的比重,“我每年都要在全球看幾十家企業,只要有合適的對象,在合適的機會,我們就會出手(并購)。”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