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出一片新天地
獲得“新武器”之后,劉牧民的施工生涯可謂翻開了新篇章。面對不同的工況,卡特智能解決方案讓他如虎添翼,施工質量和施工速度總是先人一籌。在實踐中,他對卡特智能的了解也逐漸深入,并更加信賴。而卡特智能技術在挖掘機上的應用讓他印象尤為深刻,這要從一次市政道路的建設項目說起。
這個項目修建的路基是挖填結合的,既有路堤也有路塹。項目伊始,劉牧民的施工隊仍然采用了傳統的方式測量放樣,一切都按部就班地進行了一段時間后,他決定嘗試在挖掘機上安裝GPS引導的坡度控制系統。代理商為挖掘機安裝調試系統后,讓劉牧民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他驚訝地發現,機器顯示的設計高程比他們實際所在的高程要低很多,這意味他們一直在把挖方作業當成填方作業,而開工以來填的物料都要重新挖掉!此事讓他焦慮萬分,劉牧民對這樣的突發狀況顯然始料未及,他和測量人員不斷進行比對,最后不得不承認,系統顯示的設計高程是正確的,而這次“烏龍”的正是是測量人員的失誤導致的。慶幸的是,卡特智能及時地幫他糾正了錯誤,不然損失可想而知。
配備坡度控制系統的挖掘機可以確保精確施工
假如項目開始就使用坡度控制系統,操作手根據系統引導進行作業,是完全可以避免這樣的失誤。在使用傳統方式施工時,現場需要頻繁地測量放樣,操作手依靠自身經驗加上現場人員指揮進行施工,卻仍然很難做到精確合理地施工,不僅效率不高,而且較多的施工人員也給安全管理帶了很多麻煩。劉牧民在挖掘機上使用了GPS引導的坡度控制系統后,現場不再需要測量放樣,更不需要協助操作手作業的人員,一切都由系統引導進行。操作手在駕駛室通過顯示器,能直觀地看到作業范圍內哪些該挖、哪些該填,直接把高地填到低地,達到工程要求后系統給操作手相應提示,讓作業一次成型,效率提升了近兩倍。完成一個區域作業后,操作手根據系統指示自行前進到下一個區域繼續作業。依靠卡特智能的坡度控制系統,劉牧民仍然提前完成了該項目,并一次通過驗收。據他回憶說,幸虧當時有了坡度控制系統,不然肯定會耽誤工期。
除了卡特智能本身的強大科技支持,Cat代理商信昌也為劉牧民的數字化施工團隊提供了全面悉心的技術服務。在使用初期,劉牧民在技術上存在一些困擾和不安全感。作為信昌第一個在國內使用卡特智能的客戶,信昌特別安排技術人員跟隨工程隊一起住在工地,貼身服務客戶遇到的技術難題。雖然操作手只需兩個小時的培訓就可以獨立施工,但技術人員在現場足足待了三個月,這期間和客戶一起收集分析生產數據、交流互動,幫助劉牧民解決技術問題的同時,也讓他感受到卡特智能帶來的實際效益,并樹立了智能化施工的信心。信昌的技術人員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更深入地了解了用戶對卡特智能的需求和疑惑點,并以此來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卡特智能的四個解決方案
實際上,劉牧民應用的坡度控制系統只是卡特智能的一部分,除了坡度控制,卡特智能還包括數據鏈接、有效載重、事物探測、遙控操作、壓實控制等系列技術,幫助用戶實現設備管理、生產效率、安全保障、綠色發展四個方面的效益。在美國、澳大利亞、歐洲等國家和地區,很多工程總包都會要求分包商提供類似的科技解決方案,并且有這些方案,中標的價格會更高。因為在施工過程中做好質量控制,項目的使用壽命會更長,這對于業主而言是全壽命周期的費用節省。
近幾年的工程行業競爭愈發激烈。一方面受宏觀政策影響,基礎設施建設速度和規模有所減緩,對工程建設的安全和環保要求越來越高;另一方面來自行業內部的同質化競爭不斷壓縮利潤空間。要突破瓶頸,讓施工更高效、更環保、更安全成為越來越多承包商關心的問題。而借鑒發達國家的施工技術和發展思路,組建智能化團隊,踐行智能化施工或許正是一條突圍之路。劉牧民對于卡特智能的應用,顯示出了這個老江湖敏銳的嗅覺和獨到的眼光,他在智能化施工領域的嘗試和取得的成功,代表了國內智能化施工的一個方向。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