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遵化市礦山機械行業在應對危機中,政府引導扶待、行業協會服務,企業自主創新抱團渡難關,逆境中辟新路。
遵化市礦山機械行業依托豐富的礦產資源優勢,在鋼鐵業的帶動和支撐下,得到快速發展,現已成為華北地區最大的礦山機械生產基地,聚集企業200多家,年生產礦山機械5萬多臺(套),生產各種機械標準件3000多萬件,年銷售收入超過30億元,產品不僅銷暢國內,還出口到智利、俄羅斯、韓國等10多個國家。
12月21日,記者參加遵化礦山機械行業協會,從座談會中了解到,他們抱團渡"寒冬"的具體做法是:
一是找準定位,創新觀念,提升企業的凝聚力。針對礦山機械行業,缺乏技術創新問題,市政府從政策、資金上扶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投資環境,將全行業分為龍頭、骨干、配套三個層次,優化細化產業鏈分工,引導企業各就各位謀發展,全行業確定一個龍頭企業,十一家重點骨干企業,上百家配套企業,形成一盤棋,發揮各自優勢,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市場開拓能力。
二是瞄準市場,打造品牌,提高市場競爭力。根據企業定位不同,精心打造品牌,用自己的拳頭產品,拓展市場空間,打入國際、國內市場。河北金馬礦山機械集團從一個鄉鎮企業起步,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經過30多年的發展,現已發展成為集生產冶金、礦山、建材成套設備專業化企業,產品暢銷國內20多個省、市,還遠銷智利、斯里蘭卡、韓國等國家,今年截止12月中旬銷售收入達1.3億元,成為遵化礦山機械企業群的龍頭企業。
三是瞅準機遇,提高素質,增強渡難關的適應力。行業協會引導企業抓住危機中難得的機遇,開展技術培訓,請專家為企業"把脈",對癥下藥,全面強身健體,蓄勢待發。
四是摸準信息,優化服務,擴大用戶吸引力。針對部分企業信息不靈,機械協會投資100多萬元,為企業提供信息擔保,技術支持等服務,將為企業服務貫穿于產品的設計、生產、銷售、售后等服務全過程,為企業解憂排難,鞏固老用戶,發展新用戶。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