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縮短與世界先進企業的差距,2010年10月,玉柴股份正式導入精益制造,發出了要在產品、市場、營銷、服務、成本等各方面全面提升的吶喊,自此翻開了打造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專業動力供應商的輝煌篇章。
洋專家為玉柴精益“把脈”
隨著精益的不斷深化,深層次的問題逐漸暴露。特別是由于前期的精益推行工作偏重實踐,而忽略了理論修為、人才建設等,從而弱化了后期精益推行的效果。
要破解這個短板,玉柴的精益團隊需要“補課”。在此時,玉柴股份聘請了洋專家山田一穗為制造總監,系統地為玉柴精益“把脈”。
帶著諸多難題,由山田一穗組成的精益調研組兢兢業業地深入玉柴股份各個工廠、職能部門考察摸底。經過3個多月的調研,精益調研組找出了鑄造廠一系列需要改善的問題,確立了鑄造廠第四層級的16個改善項目。2014年3月31日,鑄造廠率先打響了全面精益改善的第一炮,著力從產品、生產活動、生產思想3大方面進行改善。
對內啟動全面精益改善工作,對外,玉柴在供應鏈建設上開始發力。為提升現有供應鏈的水平,山田一穗一針見血地指出,不解決好零部件質量控制,玉柴產品的整體質量就站不住腳。他建議玉柴轉變觀念,借鑒一汽豐田等先進企業的做法,將外購件質量控制前移。
精益引爆人才觀念變革
全面精益改善需要更加專業的人員、理論、工具來支撐。而為了保證全面精益改善工作推進順利,玉柴從年初開始就在內部展開了精益系列專題培訓。上半年,玉柴股份完成了共153名班組長、16門課程的培訓、考核。
玉柴一直謀求建立自己的培訓體系,實現人才內生式培養。玉柴股份總經理吳其偉說,在推行精益的過程中,缺乏先進的理念、工具、方法等問題顯得尤為突出,這些都亟需一個完整的培訓體系來支撐。另外,從企業自身來說,沒有員工的成長做基礎,精益管理終會淪為空中樓閣。為此,玉柴股份在7月22日啟動了“卓越行動”培訓體系建設項目,希冀通過培訓和實踐強化,打造自己的精益團隊、精益專家,從而使精益管理成為玉柴股份不可復制的“DNA”。
除了內求于己外,玉柴股份還向外學習,今年4月份組織精益人員赴日產公司“取經”,從理論上豐滿玉柴精益的羽翼。
玉柴股份董事長晏平給人力資源部門下了一份“訂單”,今年,玉柴股份除了通過公推優選拔人才外,還要從世界500強企業引進3個高層次人才:質量總監、人力資源總監和采購總監。
精益理念激發玉柴對人才引進、培養、使用等作出一系列的變革。人才觀念的更新,將推動玉柴二次創業開辟一個新的境界。
精益引導推動管理變革
精益運行體系(YCOS)是玉柴為做精益勾畫的藍圖。按照玉柴股份精益運營中長期規劃,今年是玉柴股份精益成果固化和繼續延伸至營銷系統的關鍵年。
秉持不斷改善的精益思想,為改善管理效率不高的現狀,公司對管理機構進行了調整,逐步推行事業部管理模式,加強機構的扁平化管理。目前,船電事業部成立了。下一步,條件成熟,玉柴鑄造也將成立事業部。
去年,在到霍尼韋爾、銀輪對標學習后,玉柴引入了促進問題解決、提升系統管控水平的一把利器——層級會議制度,即為解決公司經營管理問題自下而上、逐層定期召開的會議。它要求各層級會議嚴格規定時間、頻次、參會人員等,清晰梳理并快速解決問題。層級會議的執行,改變了以往問題發生了再去倒追責任的閉環模式,通過層層梳理解決問題,打通信息流,使絕大部分問題都能在基層得到閉環,從而使反饋到上一層的問題更少、更為集中,提高了工作效率,搭建起更加高效的溝通及反映機制。
此外,對管理流程的梳理、優化,推行大項目管理,執行全面預算等,這些在管理上的變革無不浸透著精益理念。
節省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精益理念正引導并推動著玉柴的管理走上一個新臺階。這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是永無止境的追求卓越,只有起點,永無終點。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