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土機的發展方向
一、開發小型推土機
除高速公路建設需要大、中馬力推土機外,高等級公路建設和縣鄉級公路網的建設和水利工程、環保工程建設,勢必造就大批量的個體施工者。這樣,對小型推土機(100馬力以下)的需求量必然要增加。同時,我國已建成的高速公路和高等級公路已逐漸進入維修期,隨著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型推土機將逐步成為人們替代體力勞動的工具。這正是小型推土機的市場所在。
與北美、西歐和日本市場相比,中國小型推土機市場無論是銷量,還是小型推土機與重型推土機銷售總量中所占的比重,都有相當大的差距。推土機行業必須借這次機遇,努力滿足這一新市場的需求。據有關雜志介紹,目前小型機市場已進入成長期,2008-2012年前后進入成長期后期和成熟期前期,2020年前后進入成熟期。
所以,推土機行業的有關企業,應從戰略角度著眼,決不能忽視小型產品的未來市場。但,在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開發小型工程機械產品,其定位一定要準。應該用不同的技術、針對不同用戶群來解決定位準的問題。應首先開發滿足發達地區廣大農村市場的低端產品。而高端產品更多應考慮未來用戶的需求。
二、盡快完善和解決適應西部高原地區作業的關鍵技術
1、采用功率恢復型的增壓技術。由于以一般的自然吸氣發動機而言,當海拔高度每升高1000m時,其輸出功率就會降低8~12%。若整機作業海拔高度達4000m時,則其輸出功率,只有在平原地區的55%左右。所以西部高原地區施工使用的推土機必須采用這種功率恢復型增壓技術,以使柴油機在高原地區使用時,其輸出功率和經濟指標及其熱負荷指標等恢復到原東部低海拔地區時的標定水平。目前,全國推土機的柴油機配套廠家,如上海柴油機廠、濰坊柴油機廠、重慶康明斯柴油機公司等都做了不少工作,已基本滿足市場的需求。
2、熱平衡技術。工程機械在西部高壓地區施工,要解決液力系統的冷卻問題。既要解決柴油機因增壓產生的熱負荷升高問題,又要解決傳動散熱系統因高原散熱能力下降所引起的比東部低海拔地區的較高的溫升。在進行熱平衡計算時,要把冷卻風量、空氣重度、環境溫差、散熱器的散熱能力等等因素考慮到。
3、防風沙技術的應用。由于西部地區風沙比較大,若采用一般的空氣濾清器,極易造成空氣濾清器堵塞或濾清不充分,損壞柴油機的零部件。目前,各柴油機廠家一般采用三級濾清器或四級濾清器來解決這一問題。
4、自救防護設備及機具的配置。由于西部高原地區交通不便,人煙稀少。因此,機械應安裝液壓絞盤,以便在其陷入沙坑或沼澤地時,可被拖拽出來。同時,由于西部地區溫差大、風沙大,駕駛室應提高密封性能,并配備冷暖空調,防紫外線玻璃。駕駛室內應配備必要的生活設施以及食用水與食品儲藏柜。甚至應配備全球定位系統和小型的制氧設備。
5、低溫預熱系統的采用。為提高機械的冷起動性能。除采用高性能的免維護電瓶外,采用柴油機冷卻系統預熱或油底殼預熱技術也是兩種很有效的方法。這兩種技術尤其適用于氣溫低于-35℃的高寒地區。
6、多自由度推土裝置的開發應用。隨著城建設施建設的增多和農田水利建設的需要,應逐漸完善多自由度推土裝置的開發和應用。
對推土機技術的要求
一、采用人性化設計
目前,我國生產的推土機的外觀及駕駛室的布置與世界先進國家比還有很大差距。這與我國推土機行業競爭不大有一定關系。針對我國已加入WTO,對國外設備的貿易壁壘逐漸取消,我們必須向國外先進企業看齊,對我們產品的外觀造型、駕駛室內部舒適性等引起高度重視。操縱系統逐漸向挖掘機、汽車行業靠近,以減輕駕駛員的勞動強度。儀器儀表采用三級報警的電子監控裝置及故障自動診斷裝置,駕駛室采用密閉、帶空氣過濾裝置的空調駕駛室,并增加收錄機、甚至DVD等先進的電子設備,最大限度地滿足駕駛人員的人性化要求。
二、節能技術的應用
1、工作裝置液壓系統采用定差溢流技術。這樣,在工作裝置換向閥處于小開口節流調速過程中,油泵多余供油可不經安全閥回油箱,直接從差壓閥溢流回油箱,使調速過程中系統壓力只比工作壓力高一定值△P,從而達到減少液壓功率損耗,降低油溫之目的。
2、發動機與工作裝置液壓系統和傳動系統,采用全功率匹配技術。發動機可根據實際工況自動調整輸出給傳動系統和工作裝置液壓系統的功率,達到最大限度地利用發動機功率,以達到節能目的。
3、靜液傳動技術。傳動采用靜壓傳動。整機減少了變速箱、變矩器(主離合器)、轉向離合器等傳動部件,從而極大減少了機械功率損失,而且極易實現與發動機的全功率匹配,以達到節能目的。
三、發動機排放達歐Ⅱ標準
隨著大、中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的開工建設和維修工程的增加以及國內、國際市場對環保要求的逐漸嚴格,發動機排放要求至少達到歐Ⅰ標準,一些發達國家甚至已經要求達到歐Ⅱ標準。因此,推土機配置的發動機必須盡快滿足這一市場要求。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