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草稿中規定的小挖和大挖的保修時間都定為2000小時的話,不光是對南特,對國內其他生產小挖的企業比如山河智能、玉柴來說,打擊都是非常大的。”江西南特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銷售部經理余慧言語中的擔憂表露無遺。
“目前,幾乎所有生產廠家都面臨這樣的問題,同樣的產品出口國外,我們和用戶之間發生的糾紛很少,但是在國內就屢屢發生跟用戶對簿公堂的情況。由于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的界定,有些時候因為產品的非正常使用和非正常保養造成的故障,卻以生產商敗訴告終。”斗山工程機械(中國)有限公司品質管理部的楊海情緒激動地說,“我們呼吁協會盡快制訂相關條文,明確各方的責任和義務”。
激烈爭執
這是日前在成都召開的挖掘機國家標準以及產品質量保證規定的草稿修訂會上的一幕。各種觀點在會上激烈碰撞,唇槍舌戰中各個企業捍衛各自利益的立場十分堅定。
其實從去年7月成立標準化制訂委員會到此次會議的召開,此項工作就一直在籌劃中。
會上,每家企業都有各自關心和擔心的問題。
“我們最關心的是關于液壓油溫度的規定,目前不止我們一家,大多數生產廠家的液壓油都是在80度左右,如果按照草稿中規定的液壓油溫度不能超過70度的話,我們真的很難做到。”楊海說。
“我相信法不責眾”,石川島中駿(廈門)建機的生產本部副本部長烏效衛也持有類似的觀點,“以前的配套件耐高溫的情況是只能耐到60度、70度,但是現在的關鍵密封件耐高溫的情況已經提升了很多,如果還是規定液壓油溫度不能超過70度的話,那么幾乎沒幾個廠家能做到。”
在眾多廠商關注草稿中具體條款的時候,卡特彼勒的李濱更關心整個標準體系的問題。
“這一次協會想把挖掘機產品質量保證規定作為國家標準來公布,我對是否可行表示懷疑。”李濱認為,“國際上不采用這樣的做法,就我們來說,并不希望中國的標準馬上就跟國際接軌,但是我們希望中國標準體系能夠和國際一致,這樣即適合國情,也能保證體系不亂。”
標準不保護落后者
如何權衡各方利益,最終使得各方達成一致意見,看來這項工作做起來并不容易。
據了解,制訂新的挖掘機國家標準以及產品質量保證規定被挖掘機標準化委員會當作2006年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
對于修改現行標準的初衷以及新標準要達到的目的,記者從三一挖掘機研究院院長耿躍海獲知,“新的國家標準最重要的也是最終要達到的目的,是要在未來十年對我國挖掘機制造提供一個可以指導性的原則。”
據了解,目前執行的國家標準是1996年制訂的,“由于距現在已有10年的時間,作為基礎的國家標準已經不適用現在的生產實際,甚至有的時候限制了行業的發展,失去了對行業的指導意義。”耿躍海說道。
“新起草的國家標準的草稿參照了國際CE安全認證以及國際ISO等相關認證標準。我們要在和國際標準接軌同時提高目前中國生產挖掘機的檔次,這是制訂新的國家標準要達到的目的之一。”耿躍海介紹說。
另外在新的國家標準中還將體現國家提倡的諸如環保、安全、噪音控制等相關技術指標,這在96版的國家標準中是沒有提到的。
面對各個廠家對草稿的諸多爭議,耿躍海表示:“對于企業反映的一些意見和建議,協會對草稿會做出相應的修改,比如一些企業提到的小挖的保修時間,已經考慮了企業的意見。另外對于爭議較大的有關液壓油技術進步問題,協會也做出了相應的修改。具體修改條款將會在后幾次修訂會上有所反映。”
他同時向記者提到:“國家標準是屬于綱領性的東西,會考慮各個生產廠家的現有能力,一般情況下都能實現,或者稍微經過努力都能實現。”
中國工程機械協會挖掘機分會秘書長陳正利也明確地告訴記者:“國家標準不保護落后者,對于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廠家來說標準正好是一道門檻。然而對于出現的這些爭議,我們會考慮企業的實際生產情況,由于是草稿,出現爭議是難免的。”
各方博弈
在這些激烈的爭議背后我們看到多方利益博弈的膠著。
“如果標準制訂得太寬松,那么進入這一領域的門檻就太低;但如果太嚴格,不適合大多數廠家的實際情況的話,又很容易在行業里形成壟斷。”楊海這樣告訴記者。
由于挖掘機行業里各個生產廠家的綜合實力以及研發水平參差不齊,這個領域世界頂級的工程機械制造商,他們不僅代表了目前世界最先進的制造水平,同時還是制訂國際標準的參與者。與之相比,中國本土的制造商無論從綜合實力還是研發水平都與之有一定差距。
看來,國家標準以及產品質量保證規定的制訂并不僅僅存在眾口難調的問題。
據一位參會人士透露,挖掘機行業里的幾家頂級的制造商,同時也是國際ISO標準或者參與國際標準制訂者,他們建議把標準制訂的更嚴格一些,“這樣他們就可以在標準制訂這一環上達到壓制競爭對手的目的”。
余慧也說出了她的擔憂:“挖掘機國家標準的制訂就跟國家立法一樣,關系到各個企業的切身利益,標準制訂的高與低、好與壞,對每個企業的銷售以及占有的市場分額都有很大的關系,我們都非常重視。”
目前外資進入中國的深度廣度力度都在不斷加大,對很有可能成為實現民族品牌突破口的本土企業,外資企業們打起了十二分精神謹慎對待。相信在面臨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態勢,任何一家企業在標準制訂方面都不會輕視。
據中國工程機械協會挖掘機分會秘書長陳正利介紹,挖掘機國家標準以及產品質量保證規定從草稿修訂到正式出臺還將召開兩次這樣的會議,意在征集各廠家的建議和要求。他同時透露:“正式的國家標準和產品質量保證規定有望在今年出臺”。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