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新疆S114省道采用英達熱再生技術的治理工程全面展開。繼首屆亞歐博覽會烏魯木齊市政道路治理引進英達技術以來,4年間英達在新疆鑄造了眾多的優質工程。在本次S114整治工程中,面對超大車流量,嚴重的車轍病害,“公路醫生”英達憑借先進的技術、工藝和設備,火力全開,再放異彩。
交通密集施工難,重度車轍增挑戰
S114線西接烏奎高速西站立交,東連烏魯木齊米東區,是烏魯木齊市北大門的交通樞紐。每天,來往于烏魯木齊和克拉瑪依、伊犁、奎城等地的重型車輛,裝載著巨量的物資,在此匯集通行。據測算,其平均車流量超過交通要道吐烏大高速。巨大的重車流量使S114線不堪重負:通車14年至今,S114出現了典型的重車造成的車轍,并伴有瀝青老化、裂縫、松散等多種病害,亟需大范圍修復。
如果應用傳統銑刨工藝,不僅工序多、效率低,封閉交通還將阻斷烏魯木齊北門戶過境車輛的通行,從而影響了烏魯木齊至各北疆城市的物資輸出;且傳統施工后存在弱接縫、弱界面,路病易復發,完全無法滿足質量要求。
車轍路病嚴重,車流量巨大,針對這兩個難題,英達就地熱再生機組“對癥下藥”地給出了解決方案。
根據道路的不同路況、施工環境、病害特點,針對性選擇施工工藝與設備組合。“對癥下藥”理念是英達打造優質工程、不斷贏得“回頭客”青睞的秘訣之一。而英達擁有的江蘇省熱再生研究中心與江蘇省裝備工程實驗室,以及研發的全系列熱再生工藝與設備組合,則確保了“對癥下藥”的實施。
針對S114病害特點,“公路醫生”分析得出:在采用再生技術使原路面材料得到100%循環再用,并充分治愈車轍的同時,通過調整原路面級配,以達到提升路面抗車轍性能的目標。為此,英達選擇了復拌就地熱再生工藝及AC-16的新材料。
工藝的實施需要高效的機械設備來實現。在施工現場,英達復拌熱再生機組先對將路面至軟化,耙松,繼而噴灑再生劑恢復材料性能,然后收集舊料與新料現場充分拌合,最后攤鋪壓實。施工后,原路面車轍、裂縫等病害全部被治愈,英達工藝獨有的熱粘結效果,將攤鋪層與下承層“焊接”成整體,徹底消除了傳統工藝不可避免的弱接縫、弱界面,路面抗剪強度大大提升,而級配的調整也提高了路面材料的整體性能,道路使用壽命延長。
應對S114巨大的車流量,英達機組的高機動性恰逢其時。進、撤、轉場在30分鐘內完成,施工中設備僅占據一股車道無需封路。施工期間,烏魯木齊北門戶交通樞紐運轉正常。
這是英達在新疆公路系統創造的又一個標桿工程。為何多次選擇英達就地熱再生機組,一位公路系統的管理者在接受采訪時說道:“英達技術本身的先進性無需贅述。加熱技術與耙松技術結合,不打碎路面骨料,實現資源的循環再用,同時徹底治愈病害。而英達復拌工藝還可以調整級配,對道路而言可謂是“脫胎換骨”的技術!高質量、重環保是英達獲得公路系統信任的重要原因!”
據悉,新疆吐烏大高速先后三次運用英達就地熱再生工藝對不同路段進行治理,經過數個嚴寒季節凍融循環的考驗,路用性能依然上佳。其他眾多公路、市政系統道路的施工大多如此。而英達施工中速度快、不封閉交通,適合交通流量大的路段的特點也得到業主們一致好評。在新疆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質效兼得、環保節約,在新疆,修路就找‘公路醫生’!”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