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布中國企業500強發展報告:2014年中國企業500強營業收入總額達56.68萬億元,較上年增長13.31%;入圍門檻升至228.6億元。
可以說上榜企業個個堪稱行業“巨無霸”,但這些傲人數據的另一面,卻是制造企業贏利能力的差強人意。
報告顯示,中國企業500強的收入利潤率為4.24%,資產利潤率為1.36%,均連續3年下降。其中,118家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低于或等于303%,甚至不如商業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還有41家企業凈資產收益率為負。
同時發布的《2008年~2014中國制造業500強研究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的利潤率僅為2.7%,遠低于世界制造業的利潤率,這是制造業500強平均利潤率連續第三年下滑,并且是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其中,利潤率大于10%的企業僅有23家,利潤率低于2%的達到259家,相比2009年增加108家;利潤率介于2%到10%之間的達到187家;利潤率介于10%至20%的為19家,較2009年減少10家;利潤率高于20%的僅有4家。
與之相隨的是,制造業500強整體資產負債率呈現攀升。報告顯示,近三年來制造業500強資產負債率一直保持增加趨勢,2014年整體資產負債率達到69.43%的高水平。
與制造業利潤偏低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銀行業。2014中國企業500強中有260家制造業企業,營業收入合計23萬億元,凈利潤合計為4623億元;有17家銀行,營業收入合計為5.52萬億元,凈利潤合計為1.23萬億元;17家銀行凈利潤是260家制造企業的兩倍多。
同時,260家制造企業營業收入總額占500強的40.6%,凈利潤卻僅占19.3%;工農中建交五家銀行營業收入總額占500強的5.9%,凈利潤卻占到35.7%,遠超入圍的制造業企業。這已是五大行利潤占比第三次超過制造業部門,而且二者的“利潤鴻溝”越來越寬:一方面,制造業部門上榜企業越來越少;另一方面,五大行平均凈資產利潤率19%,遠超260家制造業企業8.8%的平均凈資產收益率。
參加論壇的專家表示,我國正處于制造業加速轉型升級的關鍵期,面臨來自發達國家對技術、市場的封鎖和發展中國家以更低生產成本承接國際轉移的“雙向擠壓”,制造業的發展需要從國家層面制定整體戰略計劃,完善政策支持體系。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