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在船舶市場復蘇緩慢的背景下,海工裝備市場也不景氣。但這個產業依舊不乏躍躍欲試者。
依托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山東煙臺市經信委日前印發的《關于培強做大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的意見》中提出,推動海工裝備產業集聚發展,打造山東省煙臺市“深藍經濟”新引擎。
在新興產業中,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被稱為高端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山東省煙臺市海工裝備的發展目標是,力爭到2020年海工裝備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800億元。
打造“海工裝備產業之都”
除了力爭到2020年,海工裝備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800億元外,山東煙臺還提出海工裝備出口額40億美元以上;主營業務收入過100億元企業達到4家,其中過200億元企業2家;創建2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實驗室);建成國內重要的海工裝備創新平臺、金融服務中心、配套產品集散基地,將山東煙臺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海工裝備產業之都”。
發展重點方面,意見提出將支持發展海上半潛式鉆井平臺、半潛式生活支持平臺、自升式鉆井平臺、海工特種船舶、油氣增產成套設備。重點發展甲板機械、舾裝設備、電氣設備、油氣處理模塊、生活模塊、導管架、樁腿、固井設備、壓裂設備等產品。加快海洋鉆井系統、單點系泊系統、大型海洋平臺吊機等高附加值產品和系統的研發制造。鼓勵發展研發設計、金融服務、配套物流、工程服務等生產性服務產業。
重點企業、聚集區打造方面,重點扶持中集來福士、杰瑞集團、中柏京魯船業、蓬萊巨濤、大宇造船等企業做大做強,其中將中集來福士、杰瑞集團打造成海工裝備總承包總集成服務商。加快建設萊山區、蓬萊市、山東省煙臺市開發區、高新區海工裝備產業聚集區,形成集海工裝備研發、設計、總裝、配套、融資、工程服務產業鏈中多個環節為一體的產業聚集區。
籌建“海工金融服務中心”
發展海工裝備重在技術創新。《意見》提出,公共創新平臺建設中,將打造以“兩院、兩平臺、兩中心”為核心的公共創新平臺。即建設中集海工研究院和杰瑞油氣裝備研究院2個世界級油氣裝備研究院;依托“兩院”和現有科研機構整合全球資源建設協同創新平臺、技術交流合作平臺;依托挪威、美國、中國船級社駐煙機構建設海工裝備檢驗中心、檢測認證中心。將“兩院、兩平臺、兩中心”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海工裝備關鍵共性技術研究、產品研發、標準制定、產品認證公共創新服務平臺和中國海工裝備產業孵化基地。
該市將建立海工金融服務中心。依托中集租賃有限公司和中集海洋工程發展基金建成重點為海工裝備產業服務的海工金融服務中心。同時,積極吸引美國通用、寶鋼、日本新日鐵及歐洲西門子等知名海工裝備配套企業來山東煙臺發展。
政策措施方面,山東煙臺將編制《山東省煙臺市市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發展規劃》、《山東省煙臺市海洋工程裝備及配套產品鼓勵發展目錄》,對符合目錄條件的項目優先列入市級以上重點建設項目,優先保證土地和岸線資源供應。積極爭取將山東煙臺海工裝備產業列入國家、省區域發展和產業發展規劃。成立海工裝備產業聯盟,促進資源共享、信息互通。
與此同時,鼓勵企業對重大技術裝備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項目,申報市級科技扶持專項。大力支持引進行業兩院院士、“千人計劃”、“泰山學者”等高層次專家和重大項目專業技術人才,并按相關規定對其發放生活補貼、研究經費、安家補助等,解決其生活居住、子女入學及配偶工作等實際問題。
財稅金融支持方面,山東煙臺將每年從工業發展專項資金等相關資金中安排一定資金用于支持重點海工裝備企業技術改造、創新平臺建設以及海工裝備產業大項目引進等。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