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公路養護產業的艱巨任務和市場需求
隨著作為我國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之一的交通事業的迅猛發展,公路養護事業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交通部早在“十?五”就提出了“建養并重”的指導方針,指出:按十年一大修計算,每年要有6000—7000公里高速公路需要大修,其他等級路面養護任務更重。大修的規模達到甚至超過目前高速公路在建的規模。因此,如何研發、生產、選購、使用、培訓上百種的檢測、養護、修復、再生等多種養護設備配套施工,不僅是個重大課題,也是一大難題。
截止2013年底,全國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434.6萬公里。2014年盡管多數省份均下調了交通投資計劃,但匯總各省交通基礎設施的建、管、養投資費用約達6243億元。這不僅是經濟建設的重大艱巨任務,也給多種功能養護設備帶來了技術、資金、市場、管理的競爭和機遇。這也引起了世界筑養路機械的知名品牌廠商搶灘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形成國有、外資、合資、民營各種體制競爭發展的局面。
二、公路多功能養護機械的分類及綜合配套使用
養護機械綜合配套使用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起碼要做到“四按”:
① 按公路等級:高級、次高級、中級、低級路面選擇不同養護設備。高等級的高速公路、國道要選擇大型、高速、高端產品,中低等級則往往選擇一機多能多附具的多功能養護車產品。
② 按工程量:升級改造、高等級大修、工程量大和日常保養選不同設備。
③ 按行業標準:如JTJ073.2-2001《公路瀝青路面養護技術規范》規定了養護內容與質量標準、路面調查與評價、日常養護、常見病害維修、罩面、翻修與再生利用、補強、加寬等。同時,還在附錄中給出公路養護每100Km機具配備參考表。
④ 按管理體制、機制職能要求:按公路工程的標準、規范、規程進行養護管理。
三、規范養護機械的科學發展
交通部在“十一·五”全國公路養護會議上提示了“建設是發展,養護管理也是發展”的新發展觀和“以人為本”“以車為本”的新服務觀。規范了建、管、養三者的關系,推動了公路養護事業的科學發展。其中實行“三化”—標準化、系列化、通用化,不僅在施工工程上標準化,而且在產品生產上實行標準化,當時在行業中有個流傳很廣的說法:“三流企業做產品,二流企業做專利,一流企業做標準”。有人甚至說:“誰掌握了標準的制定權,誰就掌握了市場的主動權”。
特別是筑養路機械分會還制定了筑養路技術工人等級鑒定標準,編寫了大量培訓教材,建立了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和培訓站。有力地提高了養護技工的技術水平和事業心,體現了交通部提出的“以人為本”的一個重要側面,彌補了我國高級技工缺乏的短板。有力地推動公路養護事業的升級改革和科學發展。
四、多功能綜合養護車的市場需求和發展前景
1.定義和分類
一機多能型多功能綜合養護車是多功能養護車的一個重要分支,按JT/T501-2004《瀝青路面養護車/機》的定義是“用于修補瀝青路面病害的保養維護設備,具有拌料(或載料)、鏟挖、清掃、噴灑瀝青、加熱、填料、壓實等單一功能或多種功能”。
分類:按主要作業裝置的不同,可分為加熱板式、拌料式、載料式瀝青路面養護車。按行駛方式的不同,可分為自行式和拖掛式瀝青路面養護車。
2.基本功能和配置
能拌制或能裝載、加熱(或保溫)瀝青混合料、并能出料;
能儲存、加熱、保溫及噴灑瀝青;
能按JTJ073.2提供切縫及清縫的工具或裝有路面加熱板;
能按JTJ073.2提供路面破碎和壓實的工具;
3.多功能綜合養護車典型結構
現以沈陽北方交通重工有限公司生產的KFM5122TYH型多功能綜合養護車為例說明其結構特點:
該車采用汽車二類底盤,機動性好,生產效率高,屬于一機多能型,功能全,性價比好。
該車具有瀝青加熱系統,導熱油間接加熱瀝青,采用熱超導技術,熱效率高,降低能源消耗,瀝青泵及管路導熱油保溫,可實現免清洗。
該車具有舊料再生的炒料、上料、除塵、添加部分新料系統。舊料利用、節約、環保。
該車具有發電機組和整套附具(切割、吹掃、噴灑、壓實等)可電力驅動,也可室電預先加熱瀝青箱。
該車采用智能化集中控制,操作簡單快捷,人性化程度高。
該車按專用車國家實行“公告”管理,“3C”認證,質量可靠。
該車嚴格按國標、部標設計、生產、形成滾筒加熱炒料式、加墊板式、載料式等。其中加熱板獲東北亞高新技術博覽會金獎。同時滾筒式推出高原型養護車,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上無故障施工≥1000小時,解決了高層路面養護的實際性難題。該車在全國30多個省市和海外暢銷。
4、市場需求與發展前景
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據資料介紹:2015年我國公路通車總里程將達到450萬公里,高速公路將達到10萬公里,二級以上公路將達65萬公里。十二?五期間公路建設規模為3萬公里高速路加55萬公里等級公路,總投資額將達到5萬億元。國家公路發展的大規化,是決定多功能養護機械,其中包括一機多能的綜合養護車的市場需求,以及對產品技術性能高科技、高效、節能、環保、降成本、提質量等更高要求最根本的依據。也是多功能綜合養護設備完成公路養護任務、創新發展的總方向和光明前景。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