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上午,纏綿多日的秋雨終于一揮而去,整個商用車產業園沐浴在秋高氣爽的綠意之中。由省工信廳和西安市政府主辦,陜汽控股承辦的陜汽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品推介會(以下簡稱“推介會”)在這里隆重召開,陜汽多款新能源汽車產品重裝上陣,引發綠色風暴。西安市常務副市長岳華峰、省工信廳總工程師蘭建文、西安市工信委主任張新民等出席會議,省內各地市工信部門、西安市直機關、各區縣領導以及省市相關媒體參加會議。推介會由西安市政府副秘書長賈雙社主持。
當天,管理中心大樓前的廣場上,陜汽新型環保渣土車、LNG客車、純電動客車、專用校車、微型純電動車以及冷藏車、灑水車、道路清掃車等新能源汽車產品紛紛亮相。一臺新能源高壓清洗車噴射出強勁的水龍,車底自動噴灑的均勻水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人們紛紛上前觀看、了解產品相關情況。廣場上擺放整齊的其它展車也聚攏了來自全省各地的政府部門領導、客戶以及媒體朋友駐足圍觀,他們時而登上展車試乘體驗,時而詢問陜汽新能源汽車產品性能及優勢,觀看車輛現場演示。在參觀了汽車總裝配廠,對陜汽重卡的制造工藝流程有了初步印象后,產品推介會在學術報告廳隆重舉行。
陜汽控股董事長、黨委書記方紅衛首先致辭。方紅衛介紹了陜汽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研發能力以及承擔的重點項目,指出作為國內最早取得新能源汽車產品準入資質的整車生產企業和國家工信部認定的首批新能源重型商用車生產基地,陜汽已搭建形成了產品與技術戰略、應用性技術研究、平臺產品開發、應用工程四個層次的技術創新體系,并取得了豐碩成果。方紅衛指出,天然氣汽車的使用推廣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陜汽順應國家節能減排、產業升級的大趨勢,堅定不移地推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生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程度始終處于行業領先地位。依靠在節能與新能源領域的技術領先優勢,按照市政建設領域對車輛使用的低碳環保要求,陜汽成功開發出了全系列新能源商用車輛,完全能夠滿足市政建設領域對車輛的各項要求。方紅衛表示,作為陜西裝備制造業的龍頭企業,陜汽將以一流的產品和一流的服務助力各地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更好地推動我省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為建設三強一富一美陜西貢獻力量。
公司副總經理周銀朝隨后就政府采購陜汽整體解決方案進行匯報。周銀朝介紹了陜汽的銷售情況及新能源市場前景優勢,指出在國家戰略導向和經濟發展質量要求的雙重驅動下,新能源汽車已成為新的增長極。周銀朝重點介紹了基于“關注產品全生命周期、關注客戶經營全過程”的陜汽整體解決方案。該方案在售前環節提供產品與金融解決方案,在運營環節提供服務配件、氣源保障及管理解決方案,在增值環節提供在用車改造、氣瓶后市場及二手車等解決方案,一站式的采購和服務既聚合了陜汽的內部資源,融合了外界資源,也滿足了政府及客戶的多重需求。周銀朝號召大家在同等條件下“陜西人用陜汽車”,與會人員報以熱烈掌聲。
張新民在會上介紹了西安市推進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具體措施。張新民表示,按照國家要求,到2015年西安市將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11000輛,在強化組織領導的同時西安市加強政策引導,全方位推進配套設施建設,嚴格規范新能源汽車市場,制定出臺了一系列配套的優惠和扶持政策,加大了財政補貼力度和公用領域推廣力度,實行便利化管理和服務。張新民指出,這些優惠政策的實施,將使購買、登記注冊的新能源汽車單位和個人獲得市財政按1:1給予的配套補貼,補助資金總額將達到車輛總價格的50%左右。
蘭建文在講話中對陜汽走創新驅動的差異化發展道路給予高度評價,鼓勵陜汽鞏固創新成果,用好優惠政策,積極投入轉型升級的科學實踐,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蘭建文要求各地相關部門主動開展調研,整合跨區域產業鏈,支持幫助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岳華峰最后作總結講話。岳華峰強調,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既能有效緩解能源和環境壓力,推動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又有利于加快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的增長點和競爭優勢。陜汽控股是我省汽車產業支柱企業,在新能源汽車開發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因此,各級、各部門要從改善民生、治污減霾的高度充分認識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重要意義,把這項工作抓緊抓實抓好。岳華峰要求與會人員認真落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鼓勵政策,通過加大公用領域推廣力度、引導社會消費使用新能源汽車、積極創造新能源汽車的使用條件、提供消費者信得過的產品和服務等措施,做好新能源汽車推廣宣傳,支持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會上,公司領導周銀朝、劉璽斌、劉科強分別與西安市市容園林局、公交總公司、公安局簽署購車協議。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