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山東重工、濰柴動力董事長譚旭光率高管團隊訪問徐工集團,并與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民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決定在資本領域、配套市場、技術研發、海外市場開拓等多個層面展開全面合作,在合作互補的“新常態”下把握市場機會實現共贏。
對兩個重量級企業的強強聯合,業內專家則讀出了更多內涵和更重的分量——在中國制造業舞臺上扮演著重要角色的濰柴動力與徐工集團攜手,體現出審時度勢的戰略眼光。此前,兩個懷揣夢想的企業,把兩個本土品牌做得風聲水起,逐步走出了國門。與迷信洋品牌的企業不同,在推動企業發展更加平穩可持續的同時,兩個企業共同選擇本土品牌進行戰略合作,將助推民族裝備制造業再上新臺階,這是兩大自主品牌企業的歷史擔當。
雙雄合推民族工業騰飛
在“新常態”中把握機會
濰柴動力與徐工集團的此番聯手備受業界矚目。前者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汽車與裝備制造集團之一,并在全球擁有重要影響力,擁有中國最優質的商用車完整產業鏈,業務涵蓋整車和動力系統,已成為規模領先、技術先進和國家戰略地位的國際化工業裝備企業集團。
后者是我國工程機械領域的龍頭企業,自成立以來始終保持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第一的位置,目前位居世界工程機械行業第5位,中國機械工業百強第3位,是我國工程機械行業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產品系列最全、出口量最大,極具競爭力、影響力和國家戰略地位的大型企業集團。
這樣的兩家企業攜手,可謂強強聯合、優勢互補——雙方均為所屬行業的優勢企業,主業有較強的互補性。在行業競爭更加激烈、規則更加公平的新常態下,濰柴動力與徐工集團的高層進行了互訪和交流。經過深入討論和友好協商,雙方一致同意建立全面戰略合作關系,在合作互補的“新常態”下共同把握市場機會。
其實,此前,徐工集團與濰柴動力已建立很好的配套關系。雙方已有20多年的合作歷史。目前,濰柴動力在徐工鏟運機械中占有80%以上的份額,并在起重機、壓路機領域形成配套。同時,徐工集團與濰柴動力旗下的漢德車橋、法士特、陜重汽均有良好的配套關系。
著眼長遠,雙方的合作空間依然可期。濰柴動力并購德國凱傲集團旗下的林德液壓業務后,掌握了工程機械領域最核心的液壓技術,這對工程機械企業而言是難得的技術資源。此前國內高端液壓件幾乎完全依賴進口,據了解,為推動高端液壓件國產化,濰柴動力正積極籌劃在國內建廠。這樣,濰柴動力與徐工集團在擴大產品規模、降低產品成本、實現國產化等方面,均有廣闊的合作空間。
遠近兼顧的戰略攜手
根據協議,雙方將在資本運作、產品開發、市場配套等多個領域進行全面合作,內容涉及液壓、發動機、變速箱、車橋等濰柴動力旗下的多個產品系列。濰柴動力在徐工機械產品中的配套占比將進一步提高,預計未來三年實現全面切換,雙方還將加強高層互訪,建立董事長互訪機制。
對此戰略合作,濰柴動力董事長譚旭光充滿期待。他認為,濰柴動力與徐工集團強強聯合,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是遠近兼顧的發展新思路,既有利于企業,更有利于行業,努力提高中國裝備制造業的創新驅動發展能力,是兩家企業的共同期盼。
按照他的分析,與徐工的合作將助推濰柴動力轉型升級。隨著產品戰略調整,濰柴動力將在客車、農業裝備、工程機械等戰略市場傾注更多的資源,從而保持發動機業務長期穩定發展。而徐工將為濰柴動力非道路發動機發展提供一個很好的平臺。
目前,濰柴動力已經搭建起2L-13L全系列全領域發動機平臺,其產品全面滿足徐工各系列產品的需求。借助在重卡行業占據的主導地位,發動機技術已達國四、國五排放標準的濰柴動力,正等待在工程機械領域的排放升級中迸發。
據了解,現在國內商用車和工程機械企業的發展基本上采取兩種模式,一種是縱向一體化,采用合資或者并購的方式,收購核心零部件,將發動機、變速箱、橋收入囊中;另一種是橫向整合資源方式,與主要零部件形成戰略配套關系,共同應對行業風險。
業內專家認為,兩種方式各有利弊。對于工程機械行業來說,鑒于產品品種的多樣化,上馬核心零部件并形成規模還有一定的難度。世界上知名的工程機械企業,自己擁有發動機廠的也寥寥無幾。
對與濰柴動力深化合作,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民表示,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節點,徐工集團與濰柴動力保持了多年良好的合作關系,無論是在產品還是市場上都有很高的契合度,此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對于未來雙方市場的開發和產品的研發都具有廣泛的空間。更關鍵的是,國外品牌與中國市場的結合需要較長時間的磨合,而具有良好合作基礎的兩大民族品牌的結合,不僅能激發市場活力,增添行業發展動力,還將在同樣的信念支撐和理想照耀下,共同推動民族裝備制造業加速轉型升級,在世界舞臺上能夠堅定擔當。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