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受工業原料價格的持續上漲、人民幣升值、勞動力成本增長,以及節能減排和環保政策趨嚴等因素影響,機械制造業內外交困。而對機械制造企業來講,加強產業鏈合作與科技創新、拓展細分市場、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大工藝創新與節能減排等舉措見效較慢,有專家為此建議,應建立工業品價格聯動機制,在原料價格上漲超過一定幅度時隨之上調工業品價格。
由于機械行業運行機制部分沿襲了計劃經濟時期的傳統,即在每年2月份前召開全年的產品訂貨會,無法與當年鋼鐵企業的鐵礦石價格談判銜接,因此吃了不少虧。
有業內人士指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加快能源價格改革,成本壓力足以壓垮很多機械企業。但事實上,不能指望能源價格改革解決機械行業以至整個工業的產業升級問題。從我國30年來的經濟轉型過程來看,一些地方長期以來只關注GDP增長的數量而不是質量。這種不計成本、不計后果的發展方式將難以為繼。在世界范圍內初級產品價格大幅上漲的形勢下,機械行業乃至全國工業如果不改變粗放的發展方式,企業被市場淘汰將成為必然。
改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清潔生產和綠色制造,是機械行業的發展方向,但實現起來需要一定時間。如果在原材料漲價和產業升級壓力較大的時期,匆忙推行能源價格改革,必然導致能源價格狂漲。這只會對能源生產商和供應商有利,而不利于機械、汽車等下游行業,對通貨膨脹更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對于身體非常虛弱的肺炎病人來說,如果針對肺炎用大涼之藥,很可能肺炎沒有治好,病人已經一命嗚呼。最好的方法是,反其道而行之,先溫補固本,等身體強壯后再對癥下藥。筆者認為,當前機械行業最緊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讓有競爭力的企業存活下來,然后再逐步改變產業與企業的增長方式。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