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汶川縣發生8.0級特大地震災害后,山東建設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的號召,堅決執行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在不同的崗位上,以各種形式向災區伸援手、獻愛心、送溫暖,在全力做好賑災援建的同時,不忘本職,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及早做好全省抗震防災工作。5月28日,省建設廳向全省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城鄉建設和工程建設抗震防災工作的意見》,要求各級建設主管部門進一步提高認識,增強緊迫感和政治責任感,克服麻痹大意和僥幸心理,制定有效措施,確保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質量,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一是突出重點,認真做好既有建筑抗震性能普查工作。汶川地震中發生群死、群傷的主要是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和生命線工程。省建設廳要求各市、縣以此為鑒,吸取教訓,抓緊開展人員密集場所、生命線工程等重要建筑物(構筑物)的抗震性能普查與鑒定工作,摸清本地未采取抗震設防措施或抗震設防達不到要求的建筑物(構筑物)數量和基本情況,盡快制訂方案,有計劃地進行抗震加固、改建或拆除,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二是加大力度,推進城鄉抗震防災規劃的編制與實施。編制和實施城鄉抗震防災規劃是指導城鄉抗震防災工作,從源頭上預防和減輕地震災害的有效措施。各市要高度重視,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和建設部《城市抗震防災規劃管理規定》,加強城鄉總體規劃中抗震防災規劃的編制工作,深化抗震防災規劃的內容,切實加強規劃管理,保證城鄉抗震防災規劃的有效實施。
三是加強監管,確保新建工程抗震設防質量。新建工程抗震設防管理不僅是抗震防災工作的重要環節,更是保證工程安全、提高抗震能力的重要措施。省建設廳要求各市認真貫徹落實《建筑法》、《防震減災法》和《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及《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設防管理規定》等有關法規、規章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強化新建設工程抗震設防管理工作,任何單位和個人不能隨意降低抗震設防標準。
四是城鄉統籌,切實提高村鎮建設抗震防災能力。要把村鎮建設的抗震防災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加強宣傳指導。要結合農村實際,把抗震設防措施落實到村鎮規劃和建設中去。在編制村鎮總體規劃時應增加抗震防災的內容,有條件的村鎮應編制抗震防災專業規劃。加強對村鎮建設抗震設防質量的監督和管理,農村基礎設施、公共建筑、中小學校和統建住宅等工程必須按現行工程建設標準進行抗震設計和施工,杜絕無證設計、無設計施工和無抗震措施工程。
五是常備不懈,積極做好地震應急準備。為保證破壞性地震應急工作有序進行,提高快速反應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各市要在做好抗震設防工作的同時,認真總結四川省汶川縣特大地震災害應急反應的經驗教訓,積極進行地震應急準備,抓緊制定或修訂本市建設系統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預案應按照震時應急、搶險救災、應急恢復、避震疏散、恢復重建等環節進行制訂或修訂。要確保統一指揮系統,強調分工協作,做到有序推進,有力開展,高效運作。預案完成后,各市還應組織實際演練,確保預案的可操作性。
六是科技先行,積極開展抗震防災科學研究。抗震防災事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進步,要通過抗震科研為抗震設防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撐,用新技術提高和改善工程的抗震性能。各市要加大研究開發抗震新技術力度,積極推廣應用新成果,有計劃地安排一批抗震科研項目,在政策上、資金上給予支持。鼓勵高等院校、科研、規劃、設計、施工單位開展城鄉建設、工程建設抗震防災理論研究和技術創新。有條件的城市,要按照建設數字化城市的要求,積極開發研究城市數字防震防災系統,進一步提高城鄉抗震防災的快速反應能力。要加強抗震新技術的應用管理,未經抗震性能鑒定的新技術、新材料、新結構體系不得用于建設工程。
七是宣傳培訓,廣泛普及抗震防災知識。要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大眾傳媒和櫥窗專欄、宣傳圖冊、科技下鄉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大力宣傳抗震防災工作,廣泛普及抗震知識,努力提高全民的抗震防災意識和應急自救能力。積極開展建設系統各級領導干部和管理人員的抗震防災和應急管理培訓,加強各類工程專業技術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執行抗震設防標準的自覺性、積極性和主動性。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