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9年中國行業發展報告會上,發改委有關人士透露,明年是地震災后重建高潮,由于眾多項目開工,中央財政資金投入將超過1000億元。這有助于刺激內需,緩解外需不足對我國經濟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
投資總額超過1萬億
參與地震災后重建規劃的這位人士介紹,目前確定的震后重建專項規劃包括10個方面,分別是城鎮體系規劃、農村建設規劃、城鄉住房建設規劃、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規劃、生產布局和產業調整規劃、市場服務體系規劃、防災減災規劃、生態消除規劃和土地規劃。
在投資方面,初步估算這次恢復重建總的投資需求約為1萬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設立的國家級災后恢復重建資金占30%,主要用于住房重建、人口安置、市政恢復等;其余的資金來源有地方政府財政投入、其他省市的對口支援、社會募集、銀行中短期貸款、資本市場融資等,用于后續各項建設投資。
在災后重建中,投資力度最大的是住房重建,初步估算投資2700億左右。據統計,需要建設城鄉住房290.9萬套,其中四川省要建設259.88萬套,甘肅省要建設25.83萬套,陜西省要建設5.19萬套。
在住房重建方面,他強調,災后重建規劃特別提出要盡量滿足群眾的住房需求,因此從住房面積、價格等方面來看,此次重建住房基本按照經濟適用房的標準來建設。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初步估算投資總需求超過2000億元,包括重建成都至綿陽、都江堰至映秀的高速公路,建設成都至都江堰城際鐵路等,修復九寨溝機場,恢復電站129座、裝機總容量達到700萬千瓦。此外,還要恢復重建市政的道路、供電、供氣等環保公共設施,以及農村飲水安全等基礎設施。
在公共服務建設方面,初步估算投資額達1200億元,包括恢復重建各類學校4600多所,各類醫院和衛生服務機構2000多個,圖書館、文化館、檔案館等公共文化設施1400多個,以及就業、社會保障機構3900多個。
在產業恢復重建方面,為了抓住災后恢復重建的契機,推進災區產業結構升級,轉變災區經濟增長方式,規劃特別明確了要在成都、綿陽、德陽、廣元、天水設立循環經濟產業地區,國家給予政策支持,鼓勵發展區域經濟,此類投資初步估算為1500億元。這類規劃的重建項目有3600多個,在恢復農業建設、加強旅游建設、優化城鄉商貿和金融網點布局等方面也提出了相應的建設要求。
可以擴大國內需求
這位人士表示,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國際金融危機引發了國際市場的需求萎縮,我國經濟也受到一定的影響。災后重建巨額資金的投入,可以擴大國內需求,緩解外需不足對我國經濟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
他說,根據恢復重建規劃,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包括財稅政策、稅費政策、金融政策、土地政策、對口支援等。除了財政稅收和土地的優惠政策之外,規劃中還提出了鼓勵金融創新的政策,鼓勵拓展融資渠道,發展融資擔保業務,鼓勵設立支持中小企業和科技創新的創業投資企業,探索開展基礎設施項目和重點化設施的試點,涉及重建的公益性基金和產業基金等。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