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輪船、飛機等非汽車交運設備和部分工程機械的下游營業稅納稅人運輸企業和建筑施工企業,也會受益此次改革。
事件: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當前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其中第九條是在全國所有地區、所有行業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鼓勵企業技術改造。
簡評:
擴大內需、加大投資對機械需求拉動有限
按照初步測算,實施常務會議確定的十項工程建設,到2010年底需投資4萬億元。同時提到,為加快建設進度,今年四季度增加安排中央投資1000億元,明年災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億元,帶動地方和社會投資,總規模達到4000億元。
預計擴大投資對工程機械需求拉動有限。一方面,4萬億元投資不是凈增量,由于提前投資、縮短投資時間,2009、2010年比原先計劃增加的政府投資金額遠沒到4萬億元的規模;另一方面,我們按照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用于設備器具類投資額占比一直維持在21%~22%左右的水平測算,假定原先計劃投資2萬億元(此次增加1倍),增加的2萬億元投資用于購置設備的有4400億元,與2008年度預計的機械行業收入8.82萬億相比,帶來收入增長2.5個百分點(平均每年2200億元)。
建議重點關注鐵路設備和工程機械。從重點加大的工程建設來看,主要是鐵路、公路、機場、農村等基礎設施,加上災后重建和廉租住房,這將帶動對鐵路車輛、配件等鐵路設備和推土機、挖掘機、混凝土機械等工程機械產品需求。
增值稅轉型短期影響有限,有利機械設備長遠發展
此次增值稅改革的主要內容:將生產型增值稅調整為消費型增值稅,允許企業抵扣新購入設備所含的增值稅,同時取消進口設備免征增值稅和外商投資企業采購國產設備增值稅退稅政策,將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征收率統一調低至3%,將礦產品增值稅稅率恢復到17%。
增值稅轉型對機械行業影響:一方面,減輕下游行業稅收負擔,增加現金流,刺激其進行設備投資、技術改造升級。以購買100萬元的設備測算,由于增值稅轉型帶來的現金流增加:當年允許抵扣的固定資產進項稅額17萬元(假設有足夠的銷項稅額用于抵扣)、減少的城建稅(以最高比例7%測算)、教育費附加(3%)共1.275萬元(所得稅率25%),現金流減少:由于折舊減少而在以后年度多交的所得稅總和4.25萬元(不考慮現值),共增加的現金流為14.025萬元。但在整個國民經濟增速下降的情況下,下游行業進行設備投資、技術升級的積極性不強,從而對設備的需求有一個時間滯后的問題。從長遠來看,在今后經濟增速逐漸企穩并處于上升周期時,消費型增值稅政策將會起到放大效應,加快企業進行設備升級改造,從而帶動機械產品需求快速增長。
另一方面,增加設備購置期機械上市公司(對機械下游公司同樣適用)利潤水平。以購買100萬元的設備測算,假設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為10年、所得稅稅率25%,對當期的凈利潤增加:減少的折舊(全轉為當期生產成本)
貢獻17/10*(1-25%)、少交增值稅帶來的營業稅金減少17*(7%+3%)*(1-25%),共2.55萬元。也就是說,機械上市公司明年采購1億元的設備(如機床),增加的凈利潤為255萬元,增加幅度有限。
建議重點關注鐵路設備和數控機床。從行業受益情況來看,機械行業的主機生產企業都將受益下游行業設備更新帶來的需求緩慢增長,而不管下游行業是否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為確保增值稅轉型改革順利實施,做好增值稅、消費稅和營業稅之間的銜接,國務院常務會議同時通過了對營業稅、消費稅的修訂草案。因此我們預計,鐵路、輪船、飛機等非汽車交運設備和部分工程機械的下游營業稅納稅人運輸企業和建筑施工企業,也會受益此次改革。
我們預計,增值稅轉型短期影響有限,建議關注投資加快確定性較大的鐵路設備和設備技術提升空間較大、也最原始的數控機床行業。
擴張政策不足以改變行業需求增速下滑趨勢,維持行業“中性”評級
我們認為,擴張政策對機械行業需求短期拉動不明顯,不會改變明年機械行業增速繼續下滑的趨勢。我們預計今年機械行業(扣除汽車和電力設備)收入增長28%、利潤總額增長25%,明年分別為20%和10%;維持行業“中性”評級。建議重點關注鐵路設備、工程機械的推土機和挖掘機等產品以及數控機床,關注上市公司時代新材、山推股份、三一重工和昆明機床。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