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跑道在所有瀝青路面中最為特殊:大飛機重逾100噸,飛機起降時速高達300km/h,任何道面缺陷都可能引發重大事故,因而跑道也被譽為“生命線”。民航總局對跑道養護有著極為嚴苛的管理與技術標準,跑道養護可謂“難于上青天”。
2014年10月,廣東省湛江機場跑道養護工程中上演了如此一幕:到最后的航班接機完畢,英達就地熱再生機組30分鐘進場,在跑道“一”字排開,穩速駛過道面,麻面、裂縫路病一掃而光。這也是繼今年5月,維修湖南長沙黃花機場道面后,英達在機場道面養護領域的又一精彩案例。
治愈湛江機場跑道病害:英達熱再生機組兼顧高效、優質
速度:英達4小時=傳統工藝7天
位于粵西的湛江機場,已有60多年通航史,航線覆蓋13個區域中心城市。特別是近兩年來,航線逐步加密、客流量也明顯增多,但跑道“白改黑”至今已17年,瀝青老化較嚴重,出現麻面、跑料現象,除此以外,還產生了反射裂縫。修復機場“生命線”路病,刻不容緩!
3年前,湛江機場曾采用傳統銑刨攤鋪工藝做過試驗段,但治理效果并不太理想。原因在于:道面維修如無極為特殊的情況不能停航,每日夜航結束后至次日首航前1小時才可施工,這也就意味著,每天僅有夜間的5-6個小時作業;而傳統工藝施工環節多、流程長,只能采取分小段逐次施工的作業辦法,工期長、質量與安全無保障。困局如何突破?湖南黃花機場引進英達熱再生技術施工為湛江機場帶來啟示。
10月5日0點,英達就地熱再生機組駛入湛江機場,在不到30分鐘的時間內完成組合與調試,隨即開始了“跑道之旅”:對原道面加熱、耙松、收集舊料、添加新料拌合,然后攤鋪碾壓,僅用時4個小時,英達機組就輕松完成了第一天的治理任務。凌晨5點,英達機組準時撤場。僅2個小時后,首航航班就在這條平嶄如新的跑道上,直沖云霄。
吳聰總經理在現場驚嘆:“英達首日4個小時內所完成的施工量,相當于傳統工藝7天!”兩者在效率上的高下,一比見輸贏!
英達“流水線”施工:機組過后、道面平順,且無任何廢料
質量:經得起150噸大飛機檢驗
比治理效率還要重要的,是治理質量。跑道是飛機飛行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段行程,飛機起降時,時速高達300公里以上。目前的中大型客機,滿載后重量超過百噸,遠超公路55噸的載重上限。除要承受飛機的重量之外,還要承受飛機降落時的沖擊力。
因此,民航總局對道面的壓實度、平整度以及摩擦系數等指標都有著十分嚴格的標準。要求之高,堪稱瀝青路面之最。以強度為例,機場跑道的壓強高達5.0兆帕以上,相當于50公斤的壓力壓在1平方厘米的面積上,遠遠超過普通高速公路的壓強。
吳聰總經理介紹,此前也曾考察過薄層罩面工藝,但仔細研究就會發現,罩面工藝只是簡單地掩蓋了問題,而不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傳統工藝施工不連續,導致大量弱接縫存在,不僅降低縱向平整度,還存在雨水從接縫下滲從而導致唧漿等路病的問題。
英達就地熱再生工藝作為公路養護領域最先進的技術,能否解決機場養護的難題?湖南長沙國際機場的施工結果證明:英達就地熱再生技術的質量標準完全滿足機場道面要求。在湛江機場工程中,經過路巡、取芯、實驗室精確檢測,英達制定出了“對癥下藥”的施工方案,采用復拌再生工藝調整原道面級配,提升整體性能。經檢測:道面壓實度、平整度、摩擦系數等各項指標均符合機場養護規范,能夠滿足體重近150噸的波音757大飛機起降。
英達熱再生優化級配、提升道面性能,滿足民航嚴苛質量標準
安全:零廢料保高速飛機平順起降
作為機場賴以生存的“生命線”,除道面本身的系數,表面的清潔度也是衡量跑道的重要標準。因為,任何一個細小的外來物都可能會影響到飛機正常起降。一旦有石頭或者金屬顆粒物被高速運轉的引擎卷入,就可能發生危險。
這一難點,更是英達的優勢所在。傳統工藝施工,必須銑刨道面,銑刨時會飛濺出大小不一的舊石料,這些廢料在緊迫的施工時間內極難徹底清理。而英達機組獨有的“國際領先”的間歇式熱輻射加熱技術和耙松技術,施工不僅沒有銑刨環節,還是世界上唯一不打碎骨料的熱再生設備,從根本上避免了廢料的產生。
憑借高超醫技,英達在整個湛江機場的道面養護工程中表現卓越、再創經典,贏得了民航業內高度評價:“笑傲飛天之域,唯有‘公路醫生’!”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