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習近平8日在互聯互通伙伴關系對話會上宣布,中國將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習近平提出,以交通基礎設施為突破,實現亞洲互聯互通的早期收獲,優先部署中國同鄰國的鐵路、公路項目。
多名受訪專家指出,互聯互通伙伴關系對話會的定調清晰勾畫了“一帶一路”實施藍圖,亞洲地區欠發達經濟體較多,基礎設施亟須發展,因此打通公路、鐵路需要重金開路。中國在此期間扮演了重要的牽頭人角色。
優先部署交通基礎設施
“絲綢之路首先得要有路,有路才能人暢其行、物暢其流。”習近平在對話會上特別強調了“路”對于互聯互通的作用。習近平指出,中方高度重視聯通中國和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緬甸、老撾、柬埔寨、蒙古國、塔吉克斯坦等鄰國的鐵路、公路項目,將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優先部署。
據亞洲開發銀行測算,2020年以前亞洲地區每年基礎設施投資需求高達7300億美元。習近平強調,絲路基金是開放的,歡迎亞洲域內外的投資者積極參與。由此可見,絲路基金的規模沒有明確的上限。
“‘一帶一路’是中國資本[0.48%]輸出計劃的戰略載體。”南開大學APEC研究中心主任劉晨陽表示,“在國內經濟增速告別高增長的背景下,國內過剩產能亟須‘走出去’。中國有過剩產能和過剩外匯資產,周邊欠發達經濟體的基礎設施建設則亟須資金,中國利用積累的外匯儲備作為拉動全球增長的資本金,同時通過資本輸出帶動消化過剩產能,這是一個雙贏和多贏的互動過程。”
據央行最新數據,中國外匯儲備余額自2012年二季度末的3.24萬億美元逐季上升,今年二季度末已刷新紀錄高點至3.99萬億美元,三季度約為3.89萬億美元。
在構建亞洲資金庫方面,另一大融資渠道是10月24日成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的法定資本為1000億美元,初始認繳資本目標為500億美元左右,實繳資本為認繳資本的20%。國際戰略觀察人士指出,未來將有更多私人資本參與到亞投行,構建多層次的資金來源。
中巴互聯互通成旗艦項目
在推動互聯互通戰略之際,中巴簽署了多項合作協議和《中巴經濟走廊遠景規劃綱要》。國務院總理李克強8日會見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時將中巴經濟走廊定義為中國同周邊互聯互通的“旗艦項目”。
中國社科院APEC與東亞合作中心秘書長沈銘輝對本報指出,巴基斯坦正處于“一帶一路”海外路線的交匯點,戰略地位凸顯;此次簽署的《中巴經濟走廊遠景規劃綱要》被視為“一帶一路”推進互聯互通實質性啟動的第一單。
在李克強的講話中,不但明確了中巴經濟走廊“旗艦項目”的地位,還點明兩國簽署了20多項合作協議,特別強調“雙方要共同建設好瓜達爾港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加強能源電力項目合作,規劃好經濟走廊沿線工業園區建設”。謝里夫則回應,“歡迎更多中國企業赴巴投資興業,將全力確保中方在巴機構和人員安全。”
中巴經濟走廊醞釀推動已有一年多時間。最早由李克強2013年5月訪問巴基斯坦時提出,今年2月,巴基斯坦總統侯賽因訪華,雙方宣布加快推進中巴經濟走廊建設,標志著中巴經濟走廊建設進入快車道。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