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培養更具國際化視野,更了解山特維克全球業務的企業未來領袖,山特維克自今年3月全面啟動了“未來之星—全球培訓生”項目,致力于尋找有抱負、有才華的培訓生,通過18個月的輪崗式培訓來培養適合山特維克領導模式及企業文化的未來領導人。如今,經過嚴格的候選人篩選、評估階段,該項目自9月初已正式進入執行階段。
啟動培訓項目
“未來之星—全球培訓生”項目的首批學員共有13名,他們分別來自中國、印度和瑞典,其中有4名來自中國。首批學員將接受三個階段的培訓,第一個階段是在中國為期8個月的工作培訓,讓學員全面了解山特維克以及山特維克中國的發展狀況;此后的5個月,學員將被安排至山特維克全球其他區域市場工作;第三個階段,學員將有機會參加山特維克在印度或者其他地點的戰略項目。為了幫助學員更好地融入山特維克大家庭,每位學員都會有一位高管作為導師,感受山特維克的企業文化,并在相關業務領域上給予指導。
“未來之星—全球培訓生”項目的中國學員張舒,今年3月報名參加該項目,經過幾輪的評選后終于加入到山特維克的大家庭。僅僅加入山特維克兩周多,幸運兒張舒已經收獲頗多:“包容的文化和支持性的環境是山特維克最吸引我的地方。同時,感受最深的就是同事全身心投入工作的熱情,他們不僅僅是‘完成’客戶交給的任務,而是努力為客戶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作為全球培訓生,在專屬導師的帶領和指導下,使得我在自己的崗位上迅速成長。現在,我非常期待即將交換到瑞典的培訓,希望在那里我能肩負起更重要的工作。”
談到“未來之星—全球培訓生”項目時,山特維克大中華區人力資源副總裁馮鐸先生表示:“人力資源是企業最重要的戰略性資源之一,是推動企業發展的關鍵性因素,中國市場作為山特維克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尤其注重人才的培養。此次全球培訓生項目不僅能讓管培生清楚了解山特維克中國區的業務,更能培養他們的全球化視野,了解山特維克全球業務布局,進而更好地為大中華區服務。山特維克中國也希望能為更多員工提供職業機會和發展空間,實現人才的可持續發展。”
國內外校企聯動
為了更好地踐行在華人才發展戰略,山特維克一直積極拓展國內外資源,廣泛開展校企合作,大力培養技術型和研發型人才。自2006年起,山特維克就與廊坊職業技術學院、廊坊市高級技工學校、北華航天工業學院等多家學校開展了合作,成立“山特維克班”,定向培養適合山特維克企業文化及管理模式的技術人才。在過去兩年中,山特維克先后與中國礦業大學、奧地利里奧本礦業大學、上海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多所國內外院校建立了校企聯動,開展了技術交流與研討活動、為學生提供廣泛的國內外院校交換學習、企業實習及獎學金贊助機會。
作為一家全球領先的先進產品制造商,山特維克始終以助力機械加工行業發展為己任,長期致力于人才的培養,傳播機械加工知識。不論是提供師資培訓還是派遣工程師去院校授課,均體現出山特維克在培養相關專業人才方面的努力。
健全內部培養機制
除了與外在資源積極展開合作培養及吸收人才,山特維克在內部人才培養方面的投入也持續加大,通過完善培訓體系,健全選拔機制,山特維克已經形成了一套自身獨有的人才發展戰略。
2012年,山特維克升級了大中華區學習發展中心,為員工提供各類培訓課程,員工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培訓課程,從而實現職業發展。2013年,山特維克亦開始為各子公司推薦的高潛力發展人員進行全方位的職業測評,根據測評結果,山特維克特別聘請專業顧問公司為員工提供面對面的咨詢服務,之后更會邀請其直線經理共同為其制定發展計劃,幫助員工揚長避短,從企業內部完成人才的轉型升級。
“以人為本,注重人才”是山特維克一貫的企業文化,通過與國內外資源的協同合作,山特維克一直在推進人才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努力前行。完善的全球培訓機制則為山特維克培養出更多更加了解山特維克自身業務,更適合山特維克的人才。而廣泛開展的校企合作不僅改變了以往企業向高校預約人才、定制人才的傳統模式,而且在提高知識轉化率的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中國相關領域輸送專業的技術人才。正是這種可持續發展的人才價值觀推動這家百年工業集團不斷踐行企業社會責任,不斷創新,保持其在工業領域的領先性。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