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西出臺《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至此,累計已出臺煤炭、焦炭、電力、冶金和煤化工8個產業調整振興和規劃。8個規劃的總體思路是壓產能、壓數量、壓高能耗和壓低效益,上規模、上大集團、上科技和上管理,實現轉型發展、安全發展和和諧發展。
裝備規劃突出“上科技”
上科技,最突出的是振興裝備制造業。到2011年,山西要建設煤機成套制造基地、鐵路裝備制造基地、重型機械制造基地、紡織機械制造基地和液壓元器件制造基地五大裝備制造國家示范基地。圍繞建成這些基地,山西裝備制造業要新增國家技術中心5個,省技術中心30個,重點骨干企業研發投入達到銷售收入5%以上。煤機成套項目,特別是太重煤機•太礦的大型采煤機等已列入國家及省的“十一五”科研重大項目,到2010年形成年產200套的綜采生產能力,全國市場份額占40%左右,并逐步實現替代進口。
冶金規劃突出企業重組
上大公司大集團,最突出的是振興冶金制造業。山西冶金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分成兩個時間段,第一階段是從2009年到2011年的近期目標,第二階段是從2012年到2015年的遠期目標。近期目標為,山西全省鋼鐵企業將由目前的200多家減少到50家左右,太鋼集團產能規模達到2000萬噸,并以大型骨干企業為基礎,形成太原、長治、運城、臨汾、呂梁五大鋼鐵生產基地,重點建設太鋼呂梁鋼鐵生產基地;到2015年,鋼鐵企業控制在10家以內,使太鋼集團產能達到3000萬噸以上,占全省鋼鐵產能由目前的25%提高到67%以上。
除了兼并重組,山西在汰落后產能方面力度更大,到2011年底前,山西將汰落后煉鐵產能2000萬噸、煉鋼產能1600萬噸。冶金規劃提出,力爭到2015年底前淘汰1000立方米以下的煉鐵高爐、50噸以下轉爐和電爐以及與其配套的燒結、連鑄、軋鋼系統。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山西提出,將礦產資源優先配置給太鋼以及兼并重組的大型骨干企業。此外,山西甚至鼓勵太鋼集團與煤、焦、電力等相關企業實行跨行業、跨所有制的聯合重組。
目前山西共有200多家鋼鐵企業,規模在100萬噸以上有13家,200萬噸以上有5家,其余都是小型鐵廠,且非常分散,重組困難比較大。
太鋼集團很早就開始著手省內的重組規劃。據悉,太鋼集團已與省內多家鋼廠接觸,但是僅與太原清徐的美景鋼鐵談得較好,其他的還不明朗。除太鋼重組本省鋼企外,首鋼也正在同山西民企海鑫洽談重組或兼并之事。
煤炭規劃重在壓數量
壓數量,最突出的是煤炭企業。山西是全國的煤炭大省,儲量占全國1/3,產量占1/4,外運供應全國28個省市區。煤炭銷售收入、實現利潤、實現利稅,2008年約占全省工業的35%、80%和64%左右。山西煤炭如何發展對全省工業舉足輕重。
山西現有各種煤礦2600余座,根據規劃,到2010年壓減到1000余座,煤炭企業的年產規模不低于300萬噸。同時要初步建成晉北、晉中和晉東3個億噸級煤炭基地,年產分別達到2.1億噸、1.1億噸和1.8億噸,全省煤炭的年產量控制在7億噸左右。對煤炭將投入總計1800億元,主要用于48座大型礦井和206個循環經濟項目建設。與此同時,將積極推進山西焦煤集團斜溝等22座大型礦井前期準備工作,總投資約437億元。
中國工業報者從山西省煤炭工業局獲悉,山西已制定出2010年山西發展大煤炭集團的實施方案。除建成3個億級煤炭基地外,還要建成4個年產5000噸以上的大煤炭集團,10個年產1000萬噸的地方煤礦,而且煤礦的年產規模要達到300萬噸以上。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