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監察部等九部委發文規定,4萬億人民幣(8511億新元)拉動內需相關的政府投資項目,除非在國內無法獲得,須優先購買國貨。
據發改委網站刊登的公告稱,2009年是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關鍵一年。九部委聯合公布了《關于貫徹落實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決策部署,進一步加強工程建設招標投標監管工作的意見》。
公告敦促各地方政府及單位審核“是否存在通過設定歧視性條款限制國產設備使用,以及排斥或者限制外地企業投標等行業壟斷和地區封鎖的規定,強調政府投資項目屬于政府采購,應當采購本國產品。
據《中國經濟周刊》報道,至于引發官方發布上述指令,是外商組織——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之前發表的評論。他針對5月末,外企在逾50億歐元的25臺風力渦輪發電機訂單競爭中失利一事,批評中國政府似乎有意將外國供應商排除在其4萬億元人民幣財政刺激方案下的合同之外。
之后,國家發改委6月1日迅速做出回應,在其官方網站《答記者問》一文中,不經意間流露出政府采購“歧視國貨”的看法。
該文指出,目前招標過程中問題較多的并不是“排外”,而恰恰是對國貨的非法限制。緊接著,發改委等九部門便發布了上述《通知》。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