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中強調,質量誠信既是道德問題,又是法律問題,既是經濟問題,又是社會問題。加強質量誠信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充分發揮政府、協會、企業、消費者和社會各界的作用,大力協同,形成合力。他講了五點體會。
一是加強法制建設,完善制度環境。制度是質量誠信建設的依據和基礎。政府部門要針對當前質量管理工作規劃、政策、標準滯后和缺失的突出問題,加強溝通協作,深入調查研究,大力推進規劃、政策、標準的完善和落實,把誠信原則落實到具體法律法規中。要充分發揮各類協會等中介組織的作用和優勢,加快建立健全質量誠信等級評價制度和機制,不斷完善質量誠信建設的制度環境。
二是提升產品質量,強化誠信基礎。產品質量是企業質量誠信建設的基礎。企業要適應市場需求,加大自主創新,加強內部管理,加快更新品種、提高質量、創建品牌、改善服務,向社會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政府部門要綜合運用質量規劃、產業政策、技術標準、技術改造、企業管理、行規行約等手段,指導支持企業加強質量工作。總結交流和推廣應用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建立支撐行業發展的質量服務體系。
三是引導企業自律,發揮主體作用。企業是質量誠信體系建設的主體。企業要增強質量誠信意識、自律意識,建立健全從技術創新、產品研發、生產制造、儲運銷售、技術服務等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管理體系;加強售后服務、質量追溯和質量誠信管理,嚴格落實產品質量責任。企業講誠信歸根到底是企業經營管理者和員工有沒有誠信意識。要加強誠信規范道德宣傳教育,建設誠實守信的企業文化,使誠信變成員工自覺行為,融入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為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思想道德基礎。
四是加強質量監管,規范企業行為。政府部門要依法加強質量監管,加大對企業誠實守信行為的監督和檢查,嚴厲打擊質量失信、假冒偽劣、坑蒙欺詐等不良和違法行為,規范企業市場行為。加強對重點行業工業產品質量的跟蹤監測預警,建立工業產品質量評價報告發布制度。督促企業認真履行產品“三包”和缺陷產品召回等質量責任,兌現承諾、承擔責任。
五是加強宣傳教育,營造良好氛圍。要大力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通俗易懂的質量誠信宣傳教育活動,宣傳質量管理法律法規、標準,普及質量知識。發揮質量協會、行業協會、消費者協會、新聞媒體、其他中介組織和廣大消費者的社會監督作用,開展質量誠信評價活動,表彰和宣傳質量守信企業,加大對誠信缺失行為和企業的道德譴責,引導形成全社會誠實守信、重視質量的良好氛圍。
本次論壇由國家質檢總局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共同舉辦。在論壇上,海信集團代表全體與會企業宣讀了《企業質量誠信倡議書》。《倡議書》表示,參與企業將堅持誠信原則,依法經營,主動接受社會監督,依法承擔由于產品出現質量問題而產生的一切責任,同時大力推行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產品。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