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數十年間,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等等,勾畫出了中國故事的精美框架。
在沈陽,在各行各業,每天都發生著許多動人的故事,展現著許多美麗的場景——從產業發展“換擋提速”到市民生活水平不斷“升級”,人們的笑臉多了,故事也多了。這些故事體現了沈陽市社會發展進步的主流,以及廣大群眾蓬勃向上的風貌,書寫出了時代洪流里普通人的最真實、最美麗、最動人的一面,是真正的精彩故事。一張臉孔,一扇窗口,一個家庭,構成了這個城市的歷史,也讓我們從中感悟到了沈陽行進中的步伐。
我們需要為這些故事劃上一個驚嘆號,并為您呈現……
冬季的沈陽呵氣成霜,但在北方交通重工集團高空事業部的廠房內,十余臺色彩艷麗、型號各異的高空作業平臺正伸展著頎長的鋼鐵手臂,如同微風吹拂下的矢車菊在盡情綻放。
2014年,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裝備制造業市場需求出現萎縮,加之西方國家“制造業回潮”,沈陽裝備制造企業遭受傳統產品訂單減少和科技競爭壓力加大的雙重考驗。但是,北方交通重工卻呈現銷售收入逆勢增長的可喜局面,全年銷售收入預計突破45億元,未來集團的目標是實現百億產值。
在國內外市場趨冷的情況下,這家企業如何能殺出血路突破圍城?帶著這樣的疑問,12月11日,記者走進了這家企業。該企業科技發展部副部長楊延羽介紹說:“在保持傳統產品優勢的基礎上,積極研發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新產品,以科技創新帶動制造業轉型升級、走出困境,這在目前已成為沈陽裝備制造企業的普遍共識。時勢造英雄,北方交通重工也是在科技創新、產品升級中獲得了發展活力?!?/p>
近年,北方交通重工先后自主研發了道路清障車、高空作業車、汽車起重機、煤炭掘進機等6大類,30個方向的400余種產品。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人才的支撐。集團注重科研儲備,現已建立了由28個研究所構成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并擁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發人員達400余人。
在道路筑養護機械廠房,楊延羽專門向記者介紹了他們新研制的兩棲救援裝甲車。這款兩棲救援裝甲車在井下發生事故后,可以迅速駛入事故現場,探測災情,并對井下被困人員施救。“它不但填補了國內在煤礦主動救援裝備領域的空白,更為企業打開了新的市場之門?!睏钛佑鹱院赖卣f。
憑借科技創新帶來的強大發展沖勁,北方交通重工突破了困難重重的市場環境。集團董事長曲凱更進一步表達了未來的發展思路:“我們將解放思想,積極加強與戰略投資者的合資合作,進一步推進股權多元化和治理結構現代化,力求將企業不斷做大做強?!?/p>
離開這里時,回望一座座不斷創造價值的廠房,記者相信,在創新有為的企業帶動下,沈陽裝備制造業在轉型升級道路上邁出的每一步,都將更具底氣。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