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科技部公布了第二批國家級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名單,邯鄲市現代裝備制造創新型產業集群名列其中,又為該市增添一張國家級名片。今后,科技部將通過國家火炬計劃、創新基金、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和國家重點新產品等政策資源,在政策引導和資金方面對邯鄲市予以支持。
2011年11月,該市被科技部批準為首批41家國家級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培育單位。2012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了加快建設邯鄲裝備制造創新型產業集群。市政府成立了邯鄲市創新型產業集群推進委員會,吸收17個市直部門一把手為成員,統籌協調集群建設工作。3年來,通過集群建設,已有318家裝備制造企業納入集群,2013年集群內企業完成銷售收入437.5億元,上繳稅金14.6億元,引領帶動全市裝備制造業快速發展,規上裝備制造業工業增加值占全市工業比重10.1%,成為全市工業第二大行業。目前,邯鄲市裝備制造業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1家,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2家。集群企業開發新產品300多個,獲得國內專利授權819件。依托冀南新區核心區馬頭經濟開發區建設總面積20平方公里的邯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已經升級為省級高新區,實現了建設高新區的階段目標。
該市重點打造了科技企業孵化、產學研合作、科技金融對接、主導產業承載四大平臺。目前有1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3家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初步形成了“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三級孵化模式。組建了邯鄲市智能感知裝備服務中心、河北工程大學裝備制造學院、高強度緊固件制造關鍵共性技術服務平臺、裝備制造中小企業技術轉移轉化服務平臺等集群創新服務平臺23家,其中6家被省科技廳認定為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公共技術服務示范機構。建立了科技風險補償融資機制,推進專利權質押貸款,擴大貸款規模。整合23家企業、150多臺(套)大型儀器設備建立了邯鄲市儀器設備共享平臺,已累計為50多家中小企業提供共享服務300余次。
市政府與科技部人才交流中心合作建立了國家科技領軍創新驅動中心,并把裝備制造業作為重點支持和服務行業。對接中關村,謀劃推進在冀南新區設立分園,圍繞裝備制造產業,市科技局先后與海淀園、豐臺園等分園對接,圍繞裝備制造業開展科技招商,探索我市企業在中關村設立研發機構;中關村管委會還將邯鄲作為區域合作對象組織開展了調研活動。圍繞引進裝備制造企業,該市還與華北電力大學、國家機械研究總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物聯網研究院、航天九院、中國農機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家級大院大所對接合作。市政府制定出臺《關于加快企業研發機構建設的實施意見》后,市科技局推進集群內300余家企業與國內58所高校院所建立了技術合作關系,與省內外74家高校、科研單位合作共建研發機構140家。初步形成了龍頭企業引領、關鍵技術協同創新、上下游分工協作的格局。骨干企業中船重工718所、漢光機械、新興能源裝備投入研發經費2.6億元,開展傳感器和現代裝備制造關鍵零部件和技術研發。聯合集群內光導重工、金力新能源、潔神公司、奧鈦,共同開發有機光導鼓涂布生產線等專用設備。牽頭承擔列入國家重大專項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火炬計劃和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項目,引領帶動了集群內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