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中國)叉車有限公司(下稱“林德叉車”)是總部設在德國阿薩芬堡、在業界多年來一直保持社會領先地位的林德物料搬運集團在中國的生產、銷售、服務及技術研發基地。1993年,林德亞太總部進駐廈門,并由此開啟了他們在中國市場的悉心耕耘,他們的業績在這20年內迅速增長,除此之外,他們還致力于用自己的力量推進整個行業的環保態度,踐行他們心目中最重要的企業社會責任。
致力于環保,是公司的首要訴求。目前,國內主要使用的叉車分為兩類:內燃叉車以及電動叉車。內燃叉車由于一次性運輸的噸位較多,應用場合更廣所以更受到中國市場歡迎,然而另一方面內燃叉車對環境的污染也遠遠高于電動叉車。
而林德,放棄了高市場占有率的內燃叉車市場,致力于電動叉車的技術水平提升與市場開拓。通過技術提升,目前林德叉車每輛的運載量達到了1.5噸,縮小了與內燃叉車的差距。目前每年在醫療/食品/電子等領域電動叉車的使用量得到了顯著提升。
環保林德叉車執行嚴格的安全與環保政策,以避免未經適當/安全循環處理的污水/廢油等污染物排放。他們的每輛叉車均經特殊設計,其能源消耗及污染排放不僅低于行業標準,也遠遠低于同類產品。
環保的思想除了體現在企業,更重要的是根植于每一個員工的腦海里。
“我們跟全球最大的環保組織慈濟合作,每周三他們的人會過來收我們員工的垃圾,包括廢紙、廢電池這些。回收了之后由他們再廢物利用。現在我們的員工自己都已經養成了這個習慣,平時做好垃圾分類,周三自己過來交分類好的垃圾。這個活動現在持續七八年了。”公司管理層表示,“我們甚至會鼓勵員工在平時的工作中來創新,比如哪些地方是可以通過改進來節約物料、節省人力或者可以變得更為環保的,覺得好的點子,我們會在精神和物質上都給予鼓勵。”
除了致力于推進環保,林德叉車還注重在公益以及社會事件中彰顯自己的態度。雅安地震那一年,林德叉車就前去幫他們做物資的搬運,賴紅梅向記者強調,他們并不是簡單地捐贈叉車:“因為在這個時刻,救援隊需要的不是車,而是搬運的力量。由于我們的網點非常多,在那個時候我們就能方便地調度隊伍過去,由林德的工人來協助救援隊完成搶救的任務,在國家需要我們的時候貢獻出自己的力量”。除了在大事件中體現自己的力量,林德叉車還在國內捐贈了多個希望小學、圖書館。“我們每捐一個地方都會派第三方的公司去進行監督,老實說,我們并不是財大氣粗的公司,我們希望自己的愛心可以落到實處而不僅僅是作秀。”
林德叉車始終關注中國。在文化活動方面,林德叉車捐建廈門科技館展區,為科普事業發展貢獻力量;贊助廈門大學藝術學院,幫助懷抱著藝術夢想的年輕人成長并成功;在江蘇靖江捐建“林德愛心圖書館”。同時,林德叉車還關心弱勢群體及貧困青少年的未來,向北京國安越野俱樂部“足球希望工程”進行資金捐贈,贊助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保護兒童事業;熱心參與廈門市紅十字助學工程,捐款資助廈門市貧困學生。
在林德叉車廈門總部的宣傳墻上,貼滿了他們的員工參與叉車比賽、公司尾牙年會的照片。這里的員工告訴我們,在他們的班車上,甚至有為孕婦特別安排的前排座位。這些小而溫暖的舉動溫暖著他們每一個人。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