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社會發展和經濟活力,離不開繞城高速的“引擎”驅動,這一點對于河港交錯、湖蕩密布的“東方水城”蘇州來說更是如此。
然而,蘇州的繞城“金項鏈”在高負荷運轉下路病滋生,又兼“國檢”大考將至,道路亟需治理。可是傳統道路養護企業都在“貓冬”,誰能打破溫度限制、勝任養護施工?2014年12月,“公路醫生”英達用“國際領先”的就地熱再生機組,在車流密集的蘇州繞城高速上奏響了一曲“冰與火之歌”。
國檢將至,消除車轍、破損保平整
眾所周知,在氣溫低于5℃的環境下進行道路養護施工,會導致新瀝青混合料降溫過快,碾壓時壓實度就無法保證。12月中旬的蘇州,寒流頻繁過境,早晚最低溫度接近0℃,英達復拌就地熱再生機組在蘇州繞城高速上一字排開,治愈路病。
施工前的路面上,因長期荷載造成的車轍平均在2-3厘米,最深處達4厘米,此外,縱向網裂、橫向裂縫等路面破損也間或可見。2015年下半年將進行的“國檢”中,高速公路路況檢查就包含平整度、破損率、車轍三大指標。
而英達機組施工后,原本路面破損一掃而光,平整度與新建路面無異。更為重要的是,英達獨有的熱粘結技術,杜絕了傳統工藝不可避免弱接縫、弱界面,提高層間抗剪強度至傳統工藝3倍,抗車轍能力大幅提升。在如此寒冷的天氣下,仍保證了優異的施工質量,“公路醫生”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英達間歇式熱輻射加熱專利技術,保證施工溫度和深度,同時又能有效避免混合料燒焦問題;英達HM18高壓脈沖式多維加熱機,可將舊料溫度提高20℃以上,并保證新料攤鋪溫度達140℃以上;而攤鋪新料前,對下承層表面進行全斷面再加熱,則保證下承層表面溫度在100℃以上,從而確保冬季施工時的層間粘結狀態。
第三方權威檢測報告表明,英達施工后路面各項指標均符合國家規范要求
原材料就地再用,比肩“詹天佑工程”
姑蘇城百姓用“黃金通道”來形容繞城高速,它飄繞蘇州“五區二市”,串聯太湖、周莊等50余處風景名勝。不僅如此,它還是江蘇省第一條集景觀、旅游、生態保護于一體的“低路堤”高速公路,由于其創造性地采用“太湖生態取土”方式,巧妙統籌“建設與環保”,捧得第九屆“詹天佑獎”。
英達養護施工與其“資源就地利用”的環保建設理念不謀而合——作為目前世界上唯一不打碎骨料的熱再生機組,英達機組能夠實現原路面材料的100%原價值的循環再用,不僅避免了廢料產生、揚塵污染,還節省了大量新料,實現了環保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業主相關負責人在實地考察施工現場后,贊不絕口:“施工質量,的確沒話說!在天氣這么寒冷的情況下,平整度等各個指標都達到了國家標準,這在整個行業中非常罕見。‘公路醫生’醫術精湛,值得信賴!”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