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華環?;饡?卡特彼勒公益林”蘇州站植樹活動在美麗的蘇州太湖國家濕地公園舉行。中華環?;饡貢L李偉、蘇州市環境保護局副局長陸振東、卡特彼勒公司副總裁陳其華分別致辭并一同為本次活動種下第一棵樹苗。近200名卡特彼勒志愿者參加植樹活動。據中國工程機械商貿網小編了解,挖坑、植苗、填土,卡特彼勒人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共建綠色家園的必要性和決心。植樹造林、美化環境是公民應盡的義務,也是作為企業公民履行社會責任的具體體現??ㄌ乇死罩驹刚呦Mㄟ^“卡特彼勒基金會公益林”植樹活動后,讓更多人加深對自然保護工作的認識,今后繼續為構筑美好的綠色生活而努力。
“卡特彼勒公益林”活動是由美國卡特基金會通過贈與亞洲提供捐贈并與中華環保基金會聯合開展的公益項目。“卡特彼勒公益林項目”自2011年啟動以來,積極參與中國三北防護林及太湖周邊區域造林活動,為上述地區的水土保持和環境改善做出了應有的貢獻。截至2014年,卡特彼勒基金會公益林項目共計種植了接近25萬顆樹苗,覆蓋近200公頃土地。
以“關愛森林,善待地球”為主題,以促進中國荒漠化環境改善,倡導可持續發展理念,建設生態文明為目標?!肮媪帧敝矘浠顒悠鋵嵤且粓觥疤紖R交易”,即卡特彼勒公司通過在蘇州等地投資造林、吸收這里二氧化碳,從而“抵消”它們在美國生產過程中釋放的二氧化碳量,目的是為了降低該公司在全球釋放的總碳排放量甚至是“零排放”。碳匯交易是基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京都議定書》對各國分配二氧化碳排放指標的規定創設出來的一種虛擬交易,即因發展工業而制造了大量溫室氣體的發達國家在無法讓碳排放量達到相關標準時,可采用在發展中國家投資造林,增加碳匯抵消碳排放,來降低發達國家本身總的碳排量,并非真正把發展中國家的空氣打包運至國外。簡單來說,就是發達國家通過向發展中國家植樹造林的方式,換取碳排放量,補償全球生態環境。另據中國環境保護基金會依據各地相關環境記錄及特定公式測算,項目實施的頭兩年,卡特彼勒公益林項目已開始為所在地的自然環境改善做出積極貢獻,包括實現滯塵量超過4,400公斤/年,固碳量28,000噸/年,及釋氧量20,000噸/年。
2015年是“卡特彼勒公益林”活動在蘇州連續開展的第四年,4年來共栽植樹木近4000余株,累計植樹面積達2萬平方米。為改善蘇州的生態環境發揮了積極作用。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