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棗莊,繁花似錦。4月24日,棗莊市主要糧食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演示會在嶧城區榴園鎮隆重舉行。棗莊市委常委、副市長秦元祥以及來自全市的農機經銷商、種糧大戶、農機合作社負責人參加了演示會。來自全國各地的20余家農機企業50臺機械參加現場作業。
山東常林集團高端農機及農機具閃亮登場和精彩作業,為演示會再添亮彩,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驚呼聲和陣陣掌聲。并受到當地的“追捧”。
嶧城區榴園鎮朱村一李姓老大爺在看到常林農機具的現場演示后,興奮地說:“俺和莊稼打了一輩子的交道,今天算開了眼界了,沒想到這‘龐大’的家伙竟然這么靈巧,干出的活這么讓人佩服。”“俺從2008年就經銷常林集團生產的拖拉機及農機具,在棗莊老百姓都認這品牌。”棗莊市三農農機經銷公司總經理張軍談起山東常林集團生產的產品一臉地自豪。
據了解,今年以來,山東常林現代農業裝備在山東德州、陜西寶雞、河南鄭州、江蘇南京等“驚艷”亮相后,贏得眾多粉絲,迅速在全國各地刮起“綠旋風”。作為現代農業全程機械化系統解決方案及裝備供應商的山東常林集團以其過硬的產品質量、完美的作業效果和全面的售后服務贏得客戶們的廣泛認可和一致贊譽。該集團生產的產品一度緊缺,供不應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要解決好“誰來種地”、“怎么種地”的問題,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近年來,山東常林依托小蒙山優勢資源,努力打造高端智能農業裝備及現代農業示范基地。通過研究、開發適應中國未來新型農業所需要的高端智能裝備和農機具,以“讓耕牛退休、請農民進城、由我們種地”為發展愿景,實現“耕、耙、種、收、管、加、儲”一條龍全覆蓋,打造高端智能農業裝備生產基地。通過研究新型農業種植及農機具配套,實施精量播種,突出增產高效,打造集“農、林、水、牧、漁”為一體,引領未來農業發展方向,能夠適應丘陵、平原等不同自然條件,并可復制的現代農業示范基地。
同時,山東常林依托基地建設,通過組建農業合作社等方式,培養年收入過十萬元的新型農民,把農民從千百年來繁重的體力勞動和“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原始的耕作模式中解放出來,徹底顛覆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讓農民真正成為有尊嚴、受人尊敬的職業。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