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國北車股票正式退出歷史舞臺,至此2015年央企合并第一單終于落地,中國中車的到來再次讓資本市場對央企重組概念股投資熱情再度高漲。昨日,中國重工、中國船舶、武鋼股份等央企重組概念股漲幅均超3%。
對此,有分析人士表示,國企改革是2015年貫穿全年的投資主題,未來由國資委監管的112家央企可能會重組為30家到50家左右,這是近5年至7年之內國企改革將要實現的目標,盡管相關人士有所澄清,但在央企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經濟轉型,推進高端裝備產業走出去的背景下,央企進一步合并重組是大勢所趨。
除中國南車與中國北車、中電投與國家核電等兩大央企合并確定性投資機會外。市場對南北船、寶鋼與武鋼、四大航運等三大領域合并預期仍較高。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傳聞—澄清—證實”合并重組特點,使得市場在部分央企進行澄清后,仍對其并購重組抱以極大期待,相關個股也是聞風起舞。
3月底,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和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雙雙發布消息稱,中船重工“北船”和中船工業“南船”領導層對調,這推升了市場對兩大造船集團可能進行合并的猜想。歷史上,南北船本屬一家,由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分拆成立。從上市公司來看,中船重工旗下擁有中國重工、風帆股份、樂普醫療,中船工業旗下擁有中國船舶、廣船國際。
鋼鐵領域央企合并方面:3月份,工信部就《鋼鐵產業調整政策》公開征求意見,提出進一步組織鋼鐵行業結構優化調整,加快兼并重組,到2025年,前十家鋼企粗鋼產量全國占比不低于60%。與此同時,武鋼股份董事長此前表示,中國的鋼鐵行業若要削減過剩的供應,整合至關重要,這推升了市場對武鋼和寶鋼等幾大鋼企可能進行合并的猜想。興業證券認為,政府在大力推進過剩產能整合做強,走出國門,預計寶鋼、武鋼合并預期將持續,武鋼股份最為受益,對整個行業形成重大利好。
上港集團日前披露,公司正在研究收購上海錦江航運(集團)有限公司部分股權事宜。據悉,錦江航運的股東之一上海海運集團系中國海運集團全資子公司,另一股東中外運上海集團系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而上港集團第二大股東亞吉投資則系招商集團旗下招商局國際全資子公司,這令目前正在發酵的四大航運集團合并傳聞再度升溫。相關上市公司有:上港集團、中海海運、中國遠洋等。
另外,保利集團正在與中紡集團商談兩大集團的整合事宜,目前基本達成的一致意見是,將中紡集團并入保利集團,預計下半年將進入實質性的合并階段。據了解,保利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包括A股的保利地產和久聯發展。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