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構調研報告顯示,“一帶一路”亞洲部分的基礎設施建設,每年至少需8000億美元。顯而易見,資金已成為“一帶一路”戰略的一大掣肘,單一的投融資模式也難以滿足項目建設的需要。如何破解資金難題?在第六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上,采取傳統和創新模式相結合的方式,不斷探討新的融資模式成為論壇焦點。
“在過去,緬甸曾經面臨著很多發展方面的障礙,因此我們對于 一帶一路 倡議寄予厚望,希望通過這樣的發展倡議能夠建立各種各樣的跨境項目,促進亞洲地區的發展。對于我們緬甸來說,也會從中受益良多?!痹谧蛉照匍_的第六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上,緬甸建設部部長KyawLwin如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本屆論壇有來自31個國家和地區的42位副部長參加,不僅包含“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還有諸多拉美地區代表參加。在論壇期間,很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也表達了與KyawLwin類似的看法。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張向晨在論壇現場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許多國家大力推行PPP項目的融資模式,為吸引社會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提供了新的途徑,希望相關金融機構能夠不斷創新,研發出更多的適合項目業主和承包企業所需要的金融創新產品,支持國際基礎設施項目的發展。
“一帶一路”沿線國的期待:與中國合作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月初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1~4月,我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37.2億美元,同比略降3.9%,占同期我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的10.6%。其中4月投資11.6億美元,同比增長12.5%,主要投向新加坡、印尼、老撾、越南等國。
而在對外承包工程方面,1~4月,我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承包工程業務完成營業額185.7億美元,同比增長10.9%。
中國交建副總裁孫子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國企業和產能走出去并非今年才開始,“一帶一路”戰略的助推作用并未完全顯現,對外投資和承包工程受到周期影響較大,總的來看形勢肯定是好的。
在中國澳門的論壇現場,記者也感受到了沿線各國“基建大員”們對中國投資的期盼。柬埔寨公共工程與秘書部國務秘書LimSidenine就提到,“一帶一路”所設立的這些經濟走廊,會使得柬埔寨和這個地區的經濟以及世界的經濟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拔覀兿M軌蚝椭袊献?,我們還有一些正進行可行性研究的項目?!?/p>
事實上,不僅“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張向晨說,中國也正積極推動與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在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雙方的合作正在取得快速的發展。2014年,中國企業在拉美和加勒比國家新簽的合同額達到150億美元。
而他們對于中國投資的熱忱,也不亞于緬甸和柬埔寨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委內瑞拉公共交通工程部部長HaimanElTroudi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將進一步鼓勵中國有實力的企業到拉美進行投資興業。
他說,我們也希望通過建設鐵路網絡、開通河運航線、建設電站、高速公路和橋梁等合作進一步加強拉美地區國家之間的互聯互通。
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優勢:項目落地快
在孫子宇看來,“一帶一路”給中國企業帶來了更多的投資機會,這也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必然階段。他說,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是在利用經濟規律和平進行產業轉移。根據歷史上發達國家的實踐經驗來看,當一國人均收入達到3000~5000美元時,該國將會逐漸轉為資本凈輸出國。“我們國家人均收入已經達到這一水平,因此去年中國吸引外資與對外直接投資總額基本持平,2015年將會成為資本和資產的凈輸出國,這符合經濟發展規律?!?/p>
中國電建副總經理王斌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一帶一路”的建設,“一帶一路”的政策銜接,可以把資源、資金和中國企業的優勢有效結合起來,使項目迅速落地?!拔业恼J識是這樣的,就像十幾年前我們推進的西部大開發政策一樣, 一帶一路 戰略一定會給企業帶來大量的機會?!?/p>
有機遇便會有挑戰。很多企業都曾經或正在遭遇海外項目被迫停工的局面,今年3月,斯里蘭卡政府以審批程序不符以及環保問題為由,暫停中國交建在斯里蘭卡某項目的執行,要求等待最終評估報告出臺。
孫子宇回應說,出現的問題并不在中國企業,雙方高層已就此進行過磋商,企業對復工很有信心?!俺鋈ネ顿Y就一定會有風險,不能因為懼怕風險就不投資,坐在家里也有可能發生地震的風險呢?!睂O幽默地說。
王斌則提到,所在國的企業、政府、民眾應該為項目落地創造有利的條件,包括政策、法規的銜接、創新,都需要進行大量努力,我們已經成功實踐證明,誰在政策法規的銜接和創新上走在前面,誰的項目就可以最快最早地落地。
未來“走出去”合作的模式:大力推行PPP
有機構調研報告顯示,未來五到十年,“一帶一路”亞洲部分的基礎設施建設每年至少需要8000億美元。而亞開行和世界銀行每年只能籌到240億美元,通過亞投行每年可融到4000億美元。
資金成為“一帶一路”戰略的一大掣肘和難題。張向晨說,基礎設施項目資金需求巨大,單一的投融資模式往往難以滿足項目建設的需要,應該采取傳統和創新模式相結合的方式,不斷探討新的融資模式。
他提到,當前許多國家大力推行PPP項目的融資模式,為吸引社會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提供了新的途徑,我們也希望相關金融機構能夠不斷創新,研發出更多的適合項目業主和承包企業所需要的金融創新產品,支持國際基礎設施項目的發展。
有專家建議,應通過亞投行和所在國政府聯合出資,與私營部門合理分擔風險和回報,動員主權財富基金、養老金以及私營部門等更多社會資本投入基礎設施建設。這一模式將為滿足亞洲地區的發展需要提供了全新解決方案。
這也需要中國企業完成從以往的建設者到建設運營者的轉變?!爸袊こ探ㄖ髽I在海外不要做游擊隊,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建一條路就完事了,而是建完了還要去經營這條路,要通過這條路產生協同效果。”孫子宇說,比如中國交建不光幫助非洲建設機場,還幫他們建設、運營空港物流園區,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