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5月,在歐盟對輸歐機電產品環保要求愈加嚴格的情況下,廣西機電產品對歐盟的出口仍實現了大幅增長。據海關統計,1-5月,廣西共對歐盟出口機電產品3054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8.1%。
統計資料顯示,廣西機電產品對歐盟的出口中,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雙雙增長,出口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明顯。1-5月,一般貿易出口1832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3.5%,占廣西輸歐機電產品出口總值的60%;加工貿易出口1222萬美元,增長40.6%,占40%。1-5月廣西共有190多家企業從事對歐盟機電產品出口業務,其中出口值排前5位的企業出口額占廣西機電產品出口總值的近一半,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明顯。
統計資料還顯示,前5月,廣西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出口成倍增長,出口產品種類雖豐富,但科技含量不高。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分別出口1068萬美元和803萬美元,分別增長1.2倍和1倍。在出口歐盟的機電產品中,以金屬制品和機械設備為主,金屬制品主要為技術含量不高的鋼鐵絲工藝制品、鋼鐵容器等,1-5月共出口1258萬美元,占41.2%;機械設備主要是小型挖掘機、前鏟裝載機等傳統強項產品,1-5月出口1203萬美元,占39.4%。
歐盟于2005年8月和2006年7月分別實施《關于報廢電子電器設備指令》和《關于在電子電氣設備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即WEEE和RoHS指令)雙重綠色環保指令,以加強環境保護為由設立技術壁壘,提高產品準入門檻,阻礙其他國家機電產品對歐盟出口。而歐盟市場對來自發展中國家低技術、高勞動力密集型的機電產品需求勢頭不減,外來產品減少反而造成了一定的市場空缺,廣西企業把握時機積極應對,及時加大對歐盟出口,是這次逆勢上揚的主要原因。值得關注的是,繼WEEE和RoHS指令后,歐盟又一項針對能耗的技術性壁壘--用能產品生態設計框架指令(簡稱"EUP指令")將于2007年8月生效。該指令著眼于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涵蓋范圍更為廣泛,將進一步增加我國產品進入歐盟市場的難度。作為全球制造業及出口大國的中國,其出口總量的70%以上產品涉及上述指令,如果廣西企業在生產及經營上不及時調整策略,出口形勢可能出現逆轉。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