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第二次商品出口退稅調整政策將于7月1日正式實施。盡管此前知道今年的出口退稅肯定還要調整,但中國數字水泥網總裁劉作毅還是有點意外:“速度有點快”。他之前預測水泥出口退稅的調整主要是水泥熟料,但沒想到“如此徹底”。據劉作毅透露,中國水泥協會有關人士6月18日還在向商務部提交報告,爭取放緩水泥產品的出口退稅調整節奏,“先由11%調整為8%,而不是一下子取消”。但在此次公布的政策中,水泥產業為稅率降幅最大的產業之一,出口退稅將從原先的11%降為零。
除水泥之外,此次調整涉及的行業還包括化工、有色金屬加工以及服裝、鞋帽、船舶等多個行業,共計2831項商品,約占海關稅則中全部商品總數的37%。
矛頭直指貿易順差過大
“此次出口退稅調整,主要就是為了減少貿易順差。”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主任趙玉敏對本報記者表示,今年我國外貿順差過大、投資增速繼續在高位運行、流動性過剩等問題依然突出。
據海關統計,2007年1~5月進出口總額為8013億美元,同比增長23.7%。其中出口總額4435億美元,同比增長27.8%,進口總額3578億美元,同比增長19.1%,出口增幅高于進口增幅8.7個百分點,累計順差857億美元,同比增長83.1%。而5月份的出口量更是超出了預期。
“一直以來,很多出口企業的利潤就是來源于退稅。”趙玉敏說。出口退稅政策實施已有20年了,實際上就是鼓勵出口的措施,而且涉及的范圍很大,尤其是制成品。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紡織行業,它一直是我國貿易順差的主要創造者,而據一般測算,出口退稅率每下降一個百分點,紡織行業的營業利潤就下降約4%。
另外,此次調整還包括了一些機電產品。“有些人不解,為什么某些機電產品的出口也包括在內。”趙玉敏表示,所包括的這些都是傳統機電產品,屬于低附加值產品,科技含量不高,資源、能源消耗大。據了解,刨床、插床、切割機、拉床等出口退稅率下調至11%,柴油機、泵、風扇、摩托車等出口退稅率下調至9%。
“此次出口退稅的調整對減少貿易順差肯定能起作用。”趙玉敏說。劉作毅對這一看法也表示認同:“國家這次調整是一個強烈的信號,勢必會收到效果。”他認為,像水泥等“雙高”產業的企業如果還盲目出口,經營者得擔心下一步國家是否會對這類產品出口征稅。
中小企業影響最大
“此次調整對于某些本身已處于困境中的中小出口型企業來說,打擊是巨大的。”趙玉敏表示,出口退稅的調整將加速產業結構的調整。例如,在出口產品以輕工、紡織和普通機電等為主,中小企業眾多的浙江寧波,此次出口退稅調整被當地官員形容“不亞于2005年人民幣匯率一次性升值”,“洗牌”似乎是當地中小企業普遍的一種擔憂。
據了解,水泥出口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的大企業,比如海螺、華新、日本太平洋等。此次退稅調整將對這些企業的出口產生一定影響,比如海螺水泥的出口份額占公司營業收入的20%、華新水泥的出口則占公司營業收入的10%。但因為“水泥企業的主要市場都在國內,國際市場只是調劑”,劉作毅認為大企業完全可以通過與出口商談判進而雙方讓利,或以內部挖潛、增效等方式來消化退稅率降低給企業帶來的影響。
即使產品外銷不出去,大企業也會進行市場轉換。其已有的大產能,反過來擠壓國內市場的話,就會降低國內市場的價格。“市場供給量大了,將對國內市場某些區域形成壓力,國內市場肯定會加速調整,市場格局會有所變化。”劉作毅認為,水泥行業的中小企業雖然沒有出口業務,調整退稅對他們的影響不直接,但卻十分重要,“一些中小企業會因此出局。”
還有專家認為,出口退稅的調整對行業龍頭企業反而是利好。調整出口退稅率使企業的成本上升,利潤減少,一些挺不過去的中小型企業就會被行業龍頭企業吞并,這樣反而促使了龍頭企業的快速發展。
此次調整對外資進入我國相關產業是否會有所影響?趙玉敏表示影響不大。她認為外資進入我國,本身就有著自己的戰略意圖,看準的是我國的市場。其次,發達國家資本在我國進行投資的成本比在本國的成本要低得多,比如環境成本、資源成本、勞動力成本等,退稅的調整可能導致其贏利能力近期內下降,但不足以讓其改變投資戰略。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