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后一段時期內,產能過剩與成本增加,將繼續成為影響我國生產資料價格的兩大重要因素。進入2008年以后,我國的生產資料消費水平將會繼續升溫,產品價格持續不斷地震蕩,將演變成為一種市場常態。相關產品出口量的減少,將會引發國際市場上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揚。
2007年,我國宏觀經濟運行熱度不減,推動生產資料消費繼續旺盛增長,尤其是出口量過多,暫時掩蓋了一些行業產能過剩的矛盾,并在一定程度上擠占了國內供應。受其影響,全年價格水平出現較大幅度上漲。進入2008年以后,生產資料市場走勢會怎樣?
從我國宏觀經濟的發展趨勢來看,今后固定資產投資和外貿出口力度會有所減弱,但國內居民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力將明顯增強
進入本世紀以來,我國經濟一直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固定資產投資、外貿出口、工業生產增長勢頭強勁。根據統計數據測算,從2001年到2006年的6年時期內,我國10種重要生產資料消費(含出口,下同)平均增幅在10%以上。2007年,全國10種重要生產資料消費量比上年增長120%左右。
2008年,隨著歐美等國家和地區對我國生產資料依賴性的日益增強,我國鋼材、有色金屬、化工產品等生產資料消費旺盛增長局面不會有太大改變。
從我國宏觀經濟的發展趨勢來看,今后固定資產投資和外貿出口力度會有所減弱,但國內居民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力將明顯增強。如果不出現大的意外情況,8%-10%左右的GDP增長幅度,至少還會維持幾年,固定資產投資和工業生產也將隨之不斷增長。由于在短時期內,在國際市場上難以找到能夠替代我國生產資料的來源,受其影響,我國生產資料市場的需求將繼續呈現旺盛的增長局面。預計在今后5年內,我國生產資料的全口徑需求年均增幅不會低于10%。
2008年我國的生產資料的消費增幅,將繼續在10%以上,我國生產資料的消費水平并不會迅速回落,而將會出現一個長達數年,甚至是10年左右的“高消費平臺”
在我國主要生產資料的需求量達到某個相對較高的水平后,比如粗鋼的消費量達到6億噸后,需求是否還會繼續增長?這個問題從目前的情況來分析還難下定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達到消費峰值后,我國生產資料的消費水平并不會迅速回落,而將會出現一個長達數年,甚至是10年左右的“高消費平臺”。
預計2008年,我國生產資料的消費增幅,將繼續維持在10%以上。其中鋼材的需求量將達到或超過6億噸,折算成粗鋼,將不會低于5.5億噸(含出口,下同);煤炭的需求量將達到24億噸,水泥的需求量不少于14億噸,橡膠(21710,-905,-4.00%)的需求量達到600萬噸,銅和鋁的需求量接近或達到2000萬噸,生產資料需求快速增長的局面不會改變。
為了避免經濟發展過快,我國決策部門密集出臺了抑制性的調控措施,如連續加息、調整出口關稅、嚴格控制固定資產投資等。在多管齊下的政策調控下,2008年,我國生產資料消費過旺的局面可能會有所改變,尤其是強勁的出口勢頭,有可能會出現較明顯的回落,并且有可能轉為負增長。但即便真的出現這種情況,也不會從根本上撼動生產資料消費需求旺盛的基礎,而只能保證讓過高的增長水平適度有所回調。
2006年,我國鋼材和鋼坯出口量達到5205萬噸,首次成為世界頭號鋼材出口大國。預計2007年我國鋼材和鋼坯出口量達到或接近7000萬噸,比上年增長3成以上,連續第二年成為全球鋼材出口最多的國家。隨著我國生產資料產品出口量的增長,還會有更多產品陸續成為全球出口量第一,如輪胎、焦炭、有色金屬、水泥等。
我國鋼材等生產資料的大量出口,是建立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產業轉移基礎之上的,也是我國工業化進程的必然產物。雖然國家連續多次調整上述產品的出口關稅,較大幅度地提高了其出口成本,但可以預測,即使2008年我國鋼材、鋼坯、有色金屬、建筑材料、橡膠制品等產品的出口水平保持持續回落,普遍比上年下降30%,我國仍將是全球最大的重要生產資料出口大國,這種局面將成為一個長期的發展趨勢,不可能在一、兩年內結束。
隨著新建產能的不斷投產,今后若干年內,我國鋼鐵、煤炭、有色金屬、建材、化工等生產資料的產能還會進一步增加。產能過剩將逐步顯現
持續提高的價格行情,不斷增多的超額利潤,極大地刺激了鋼鐵、有色金屬、化工、建材等行業的投資熱情。近些年來,我國“兩高一資”產品產能的急劇膨脹,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特征。按照今年前8個月的生產水平推算,今年全國納入了統計的粗鋼產能將不會低于4.8億噸,鋼材產能不會低于5.4億噸,煤炭產量22億噸、水泥產量12億噸,輪胎產量5億條。如果加上未納入統計的許多小企業的產量,全國上述產品的實際產能還會更多。
隨著新建產能的不斷投產,今后若干年內,我國鋼鐵、煤炭、有色金屬、建材、化工等生產資料的產能還會進一步增加。如果2008年粗鋼產量和鋼材產量都只增長15%,全年的粗鋼和鋼材產量將分別突破5億噸和6億噸關口。在全球鋼鐵產量中將占據2/5,或者更高的份額。有關數據顯示,“十一五”末我國煤炭生產總能力將超過31億噸,超出規劃目標5億噸。僅2007年,我國煤炭將面臨1億噸以上的新增產量。2008年將是產能達產的高峰期,煤炭供應能力還會進一步增加。由于國內產能的更快增長,我國生產資料產能過剩的局面將會逐步顯現。
其實從2006年開始,我國部分生產資料產能就已經顯示了過剩跡象,只不過由于強勁的出口增長,消化了大部分新增產量,暫時掩蓋了這一矛盾。
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我國粗鋼增產量的8成以上被出口所消化;鋁新增產量的80%被出口所消化,銅新增產量的56%被出口所消化。今年前8個月,我國9種重要生產資料增產量的近3成被出口所消化。其中粗鋼出口量超過了同期的增產量。這種我國企業主要為滿足國際市場需求而增產的局面,雖然暫時掩蓋了我國部分生產資料產能過剩矛盾,但損害了國務院節能減排目標任務的實現,不利于我國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并引發了不必要的國際貿易摩擦。
隨著國家抑制過量出口措施的繼續出臺和逐步發揮效應,相關產品的出口有可能回落到合理水平。在這個前提之下,部分生產資料產能過剩的問題就會浮出水面。
根據初步測算,如果今后進一步出口抑制性關稅措施,并且其力度確實能夠抑制過量出口,2008年我國鋼材和鋼坯出口量回落到3000萬噸水平,就將比2007年的7000萬噸減少4000萬噸左右的出口量。另一方面,隨著2008年有新的鋼鐵產能繼續投產,我國鋼鐵產能過剩的矛盾將進一步凸現。
即使一段時期內部分生產資料價格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跌,也不會使生產資料價格步入“漫漫寒冬”。市場價格仍將保持高位震蕩
隨著一些生產資料產能過剩問題的逐步顯現,供大于求將成為今后我國生產資料市場的長期趨勢,由此而形成了價格行情的向下壓力,制約生產資料價格的過度上漲。
但在產能過剩壓迫鋼材市場行情的同時,我國生產資料價位也會受到強勁的成本支撐,從而形成即使嚴重供大于求,生產資料價格也難以持久性低位運行,不會步入“漫漫價格寒冬”的局面。
今后較長的一段時期內,生產資料價位強有力的成本支撐主要來自3個方面:
一是原材料成本增加。近年來,全球初級產品消費量的旺盛增長,刺激了礦產資源、能源和物流費用的大幅揚升。預計這一趨勢在短時期內難以扭轉。最近有消息說2008年國際市場鐵礦石價格還將上漲25%,2008年度焦煤合同價格(離岸價)將上漲到125美元/噸。還有觀點認為,2008年銅價(59650,-2360,-3.81%)格要上漲到1萬美元/噸。這些漲價信息一點也不意外。只要世界經濟沒有進入衰退,只要全球鋼鐵產量還將保持快速增長局面,鐵礦石、能源等原材料價格就將居高不下,易漲難跌,只是幅度不同而已。
二是工資水平提高。與歐美等國家相比,我國工人工資水平明顯偏低。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鋼鐵、化工、能源、建材等行業的工資水平和勞保水平亦相應提高。今后幾年內,這一進程將呈現加快趨勢。
三是地緣政治、突發事件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本世紀以來,石油、礦石等初級產品價格之所以不斷上漲,屢創新高,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在于地緣政治或其他突發事件的影響。如不穩定的中東局勢等。2007年上半年所發生的伊朗扣押英國水兵事件,就刺激全球石油等初級產品價格的新一輪上漲。目前美國與伊朗關系難以確定,兩國間不知是否會爆發戰爭。如果美伊開戰,國際市場石油價格將會迅速突破100美元/桶,并帶動包括鋼鐵在內的幾乎所有高耗能、大運輸量商品價格飆升。
這些因素都將成為生產資料價格高位運行的支撐。即使在短期內,部分生產資料價格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跌,也不會改變這個長期運行趨勢。
國內價格高位運行的同時,下階段國際市場部分生產資料價格有可能大幅揚升。因為經過國家連續6次調整關稅后,我國相關產品的出口成本已經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初步估算每噸鋼材的出口成本平均提高了100美元以上,有些品種增加了200美元/噸以上;我國焦炭在出口量減少的同時,出口價格不斷上漲,2007年10月份出口單價兩年來首次突破300美元/噸。受其影響,預計進入2008年以后,由于我國相關產品的出口量減少,或者是繼續提高關稅等政策的出臺,也將會引發國際市場上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