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是江蘇省“十一五”機械裝備制造業重點發展的主導行業。省老科技工作者協會日前組織專家對徐州工程機械產業做了全面調研,提出,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再造徐州工程機械新優勢,帶動全省工程機械產業“提檔升級”。
專家介紹說,自1986年以來,江蘇機械裝備工業的總量已連續20年居全國第一位,在全國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其中,徐州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工程機械產業集群區之一,以徐工集團為核心的徐州工程機械產業經濟總量占到全省的80%。
然而,隨著外省市機械工程產業的快速崛起,目前我省機械裝備工業經濟總量已從占全國的1/3下降到1/4以下,其比較優勢正在削弱,并面臨著區域激烈競爭。如徐工集團壓路機的國內市場占有率最高時曾超過60%,現已降至40%以下。究其原委,總體上看,徐州工程機械產業還沒有完全擺脫粗放型、外延式的發展模式。一些關鍵技術裝備主要依賴進口,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成套設備尚不能完全自主制造。全市1000多家工程機械配套企業的產業層次和技術含量較低,高新技術和名牌產品少,布局較分散,各類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同時,民營工程機械企業規模小、資金短缺,而且缺乏組織,處于各自為政、無序發展的狀態,因而融資能力較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發展。
為此,專家們建議,應根據《江蘇省“十一五”機械行業發展規劃綱要》,進一步強化對工程機械產業的規劃管理,由省行業主管部門牽頭,組織省內外有關專家,對徐州市工程機械產業進行目標定位、戰略重點、產品方向等各方面的總體規劃,以避免重復建設,實現優勢互補。
同時,要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目前我省工程機械的液壓、動力、操作控制系統等關鍵零部件主要依賴進口,建議采取技術引進、消化吸收、科技攻關等多種形式,加大自主創新力度,盡快實現國產化,進一步完善我省工程機械產業的關鍵零部件配套體系。建議省科技廳在組織科技攻關、加大政策扶持等方面予以支持,在科技開發基金和貼息貸款的使用上,對重大工程機械新產品的開發予以傾斜。
專家們認為,加快組建產業發展聯盟也勢在必行。傳統的市場競爭通常是企業之間的一種對抗性競爭,戰略聯盟則是價值鏈之間的合作性競爭。建議通過組建戰略聯盟,對徐州市工程機械企業的技術、資金、信息、市場等資源進行重新整合,形成新的更強大的協同優勢。目前銅山經濟開發區內幾家民營工程機械企業已提出組建聯盟的構想,擬從技術開發、資金籌措、市場分工、產業鏈的整合入手,組建契約式的戰略聯盟。建議政府相關部門予以支持和指導,共同把徐州建成世界最大的工程機械零部件生產基地。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